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两位老书记,你们还搁一组,一人骑电瓶车,一人喊喇叭。”“咱们12点还在这里集合,说说各自的检查情况。”2月16日一大早,任士宣简要叮嘱完注意事项,大伙便匆匆朝着巡查路段出发。
疫情当前,濉溪县五沟镇广大党员用行动践行“关键时刻豁得出、冲得上、挺得住”的庄严承诺。在众多党员中,有3位忙碌的身影尤为特殊,他们是张圩村退休书记闫成计、张义坤,以及现任党总支书记任士宣。
闫成计:土味喊话给乡亲们敲警钟
“管好自家的门、看好自家的人,没事别瞎溜达。”“快散开、快散开,都该干啥干啥去。”66岁的老书记闫成计坐在张义坤的三轮车上,对着喇叭张口就来。尽管上了年纪,耳朵听起来有点吃力,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土味喊话。
作为一名老党员,闫成计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儿女们担心老父亲的身体吃不消。可是闫成计一再坚持:“怕什么啊。我可是干过仗的,年纪大点没关系,身子骨硬着来。”
闫成计有着20多年的群众经验,能摸清乡亲们的脾气。这段时间,他备齐装备——一枚熠熠生辉的党徽、写有“党员志愿者”的黄袖章、一个充满电的小喇叭,每天不厌其烦地走庄入户。
张义坤:硬核上阵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从年初二开始,“隔空喊话”确保疫情防控“声”入人心,也是老书记张义坤的“必修课”。同时,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当好张圩村主要进村道路防控卡点的“守门员”。
在张圩村防控卡点,张义坤戴着口罩和袖章,和村民一道劝返试图进出村的车辆和人员。一个简单的抬手检测姿势,张义坤不知重复了多少遍。虽然这些流程都已熟记在心,但他丝毫不敢马虎大意、不对任何人搞特殊,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要求,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检”。
2月14日深夜,一场降温又把人拉回了寒冬,室外温度一直在零度打转。“老书记,这边我们来守着,你先回去歇歇吧。”值守人员好心劝说。张义坤一双大手直摆,“没事没事,不用担心我。”面对这场“大考”,张义坤没有半点退缩,他坚持和年轻党员同等待遇,准时准点在卡点值班。因为他知道,大伙各自都有各自的事,自己多干一点别人手里的活就会少一点,关键时刻老党员就得站出来、冲上去,不讲任何条件。
任士宣:带伤抗疫诠释党员情怀
本想过年和父母、妻儿好好聚聚,不曾想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破了原有计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时间紧、任务重,任士宣顾不得腿部肌肉拉伤,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开会。从年初一开始,张圩村吹响了战“疫”集结号。
为了全面摸排返乡人员来村信息,任士宣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走访登记,长时间连续奔走让他的肌肉拉伤愈加严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严重时需要吃药止疼。村干部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硬拉着他来到医院。医生叮嘱,要卧床休息,不能随意走动。任士宣嘴上答应“好!好!”,回到村里吃片药继续奔向战场。他样样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总支书记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任务。
“在我心急的时候,两位老书记帮我出点子、指路子。在他们的号召下,近十户村民取消了喜宴,30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大家从信息排查、村庄巡逻、卡点值守、宣传疏导、防控消毒五个主线入手,筑牢农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有了这个‘大家庭’满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任士宣看着老书记巡逻的背景,感动说。
(王晨 孙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