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宝贵,
在于它的唯一和短暂。
为了让生命得以延续,
有的人选择了自愿捐献遗体角膜和器官。
12月21日,在这个天朗气清、碧空如洗的冬至时节,2020安徽省遗体器官捐献冬祭活动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举行。
△活动现场,安徽省各单位组织、捐献者家属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百余位爱心人士、志愿者、捐献者家属参加缅怀活动,表达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自2014年起,省红十字会将每年的“春分”确定为安徽省遗体、器官(角膜)缅怀纪念日。6年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来缅怀追思遗体器官捐献者。今年,因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选择在冬至时节缅怀纪念捐献者。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红十字会主办,合肥爱尔眼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蜀山院区)承办。邀请捐献者家属、移植受者代表、各公益团队、各捐献相关单位等,通过一首诗歌、一封家书、一封感谢信、一支鲜花、一句寄语五个主题,缅怀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奉献的感恩、对新生的祝福。
一 首诗歌
器官、遗体、组织捐献是一项高尚利他的公益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升华和礼赞。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会长魏民、合肥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姚静云来到现场,为大家朗诵《用爱延续生命的美丽》。
在我们得到的一切礼物中,没有比生命更加珍贵。就如同诗中描述的,“捐献我的肢体和器官,可以抚慰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器官捐献让生命在相互的施与受中延续,在彼此的大爱中绽放光芒。
△诗歌朗诵《永爱延续生命的美丽》
一 封家书
今年6月8日,“央视体育”官方微博发布一篇题为《跑马抗癌斗士贺明不幸离世,生前已完成61场马拉松》的消息,他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亿万网友。今年6月5日,贺明的人生马拉松跑到了终点,按照遗愿,他捐献了眼角膜。今天,他的儿子贺帅来到了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并带来了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以此表达对父亲无限的敬意和思念。
△向他的父亲贺明致敬!生命的长度无法控制,但是生命的宽度可以拓展。
贺明人生的马拉松跑到了终点,但他的大爱将与世长存。
一封感谢信
爱有很多种,也许你正无奈彷徨,但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群善良的人、素昧平生的人,愿意为你献出灵魂深处的善意,用爱心谱写生命的赞歌,能得到这份爱的人无疑是幸运的。今天来到现场的就有这样一些幸运的人:合肥肾友志愿服务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肾移植受者。服务队队员黄亚斌上台分享了他的故事。

一支鲜花
2020年截止11月份,我省共有187位志愿者实现了捐献意愿,他们当中有着生前无偿献血总量超过76000毫升,身后捐献遗体角膜的宣城无偿献血践行者柯跃武;有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在危险最前线勇救他人,身后捐献遗体角膜的六安蓝天救援队陶成诚;还有着“百马之梦 抗癌斗士”贺明;更多的捐献者只是默默实现了捐献,在平凡中完成了一次高尚之举,点燃了最后的生命之光。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他们用爱心实现了生命接力、生命延续。
工作人员在现场宣读了187位捐献者名单,向所有捐献者、向所有为捐献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到场人员向所有的捐献者深深的三鞠躬,并向捐献者敬献鲜花,感谢他们的爱心奉献。

△向所有的捐献者深深的三鞠躬
△向捐献者敬献鲜花
一句寄语
大家将自己的寄语卡片悬挂在纪念碑旁的树枝或鲜花上。
一句寄语,一份致敬!愿所有捐献者大爱长存,永远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