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红十字在行动 > 正文

闻“汛”而动,真情关爱

2020-08-04 13:05:19 来源:市场星报   编辑:陈敏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安徽省洪涝灾害发生后,全省各地红十字会闻“汛”而动,积极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一曲曲动人赞歌。

烘干机,用上了

抗洪一线的官兵们每天穿着泥水浸透的衣服、鞋子,因为条件有限,无法清洗晾晒,这件事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及时向防汛官兵捐赠50台烘干机。7月27日清晨,合肥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波带领工作人员来到肥西县严店中心学校抗洪官兵驻地,给官兵们送来了烘干机。

“烘干机来了,太好了!”留守驻地的小战士激动地跑上前来帮助卸货,“有了烘干机,我们身上就会少长痱子,也会少点难闻的味道。”

烘干机卸下后,立马安装调试。“这热风真的很大,等他们回来,这些衣服准干透了!”一刻钟后,小战士摸了摸衣物,发现比以前干了不少。小战士开心地喊来战友帮忙,在房间里牵上更多晾衣绳,将在户外挂着的衣物都拿了进来。

截止到当天下午2时,合肥市红十字会将50台烘干机全部分发到肥西、庐江、巢湖、肥东、包河五个官兵驻地,并全部安装到位。

“白天出门把衣服晾在房间,打开烘干机,等到返回休息的时候,官兵们就有干衣服穿了。”刘波说。

你们不走,我们不走

入汛以来,宣城市遭遇持续强降雨致全市江河湖库超保证水位,部分群众因洪水肆虐,只能紧急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宣城市红十字志愿者闻“汛”而动,自发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为抗洪救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这些都是我们自发购买的,特意过来看望大家。我们还准备了其他活动,帮助大家共渡难关。”7月19日中午,宣城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濮小宣带着市红十字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一行18人来到受灾严重的宣州区沈村镇安置点,给受灾群众送去大米、油等生活物资。在这些志愿者中还有一位特殊人物,她就是宣城籍世界冠军王莹——2005年世界锦标赛51公斤级冠军。

“现在灾情这么严重,如果我可以送给他们一些需要的物资,能帮助到他们,我就觉得挺开心的。”王莹告诉记者,这次她捐赠了100件矿泉水,并带着跆拳道学员们一起来看望受灾群众。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免费理发,还为中小学生辅导功课。

“有这么多志愿者关心、陪伴着我们,到哪里都是家!”年逾7旬的汤大爷拉着志愿者陈斌的手动情地说。

“大爷,你们不走,我们也不走,这也是我们的家。”陈斌说道。

家乡受灾,大家一起扛

黄山市歙县受灾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周若鸿是一名05后小姑娘,一大早就匆匆赶到县红十字会捐款。“我爸爸热心公益,经常参加扶贫,有时候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还带我一起去。这次家乡受灾,我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有困难大家一起扛。”小姑娘坚定地说。

“中国好人”汪寻洲是重度脑瘫患者,但他却自强不息创办脑瘫之家,多年来帮助百余名脑瘫患儿恢复健康。为帮助家乡父老抗击洪灾,他主动通过县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人民币。

援鄂护士谢冰星、103岁老党员毕献章、身在海外的华侨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家乡抗洪。

为筹集更多款物救助受灾群众,歙县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参加公益募捐义卖活动。7月18日晚,徽州古城灯火通明,非遗夜市义演义卖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咿呀学语的小朋友、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商贩、环卫工人、外地游客‥‥‥大家充满激情与善意,纷纷参与活动,奉献爱心,为歙县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祝福。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