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我不能一辈子当贫困户,只要能吃苦,肯干,残疾人一样可以过上小康生活”。淮南市寿县三觉镇群众王贵奇对小康生活充满自信。与温氏集团合作养猪,年出栏生猪近千头,他的小康生活比许多健全人来的还要早。
王贵奇因车祸失去手臂,他的妻子权家伦也同样是残疾人。两口子曾经一度感到自卑,生活长期窘迫。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两口子树立了自信,在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前提下,根据两口子能吃苦的品质,牵线搭桥加盟温氏集团养猪项目,2017年,王贵奇一家顺利脱贫。今年夏初洪水,王贵奇猪圈被淹,淹死49头猪,但他没有被击垮。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迅速开始生产自救,迅速增加115头仔猪,三觉镇派出畜牧专家上门指导,王贵奇不仅克服洪灾影响,加之今年猪价较高,收入也大幅攀升,小康生活已经成为现实。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八公山乡郝圩村群众王士兵同样是一名不向磨难低头的人。王士兵自小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父亲去世早,外出打工受骗受辱,尝尽人间滋味。但他天生就是不服输的人,身体残疾,但心灵不能残疾。他坚信,只要肯登攀,残疾人一样可以赢得幸福生活。王士兵养皖西白鹅,种植优质品种蜜薯,虽然今年淮河大水有损失。但东边日出西边雨,凭着勤奋和多种经营,他今年的收入一样很可观,在附近算是高收入家庭。不像部分人有畸形心理,觉得当贫困户光荣。和王贵奇一样,王士兵对自己曾经是贫困户并未感到自豪。“我就要过得更好,我现在已经小康了,再不想当贫困户了”!在郝圩村,残疾群众程晋虎同样通过勤奋劳动,摆脱了贫困,他今年种植的枣子葡萄等经济作物收入很好。郝圩村像他们这样的残疾群众都依靠县乡好的脱贫致富扶持政策走上小康路。
寿县通过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多措并举提升残疾人劳动技能,对全县200多名残疾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培训,对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推荐就业;实施阳光大棚等设施农业项目20多个并给予补贴;对100多名残疾人开展个人创业补贴,目前,寿县所有残疾群众都在不同政策支持下顺利脱贫,部分创业残疾人已率先步入小康生活。
王永好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