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11月24日,淮南市政府新闻办就市城乡建设局努力构建“管长远”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建筑市场环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淮南市城乡建设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一系列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就构建城乡市场优化环境作了一系列工作。
坚定政治站位,加强工作部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及国家、省、市会议和文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目标,推进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多次召开全市建设行业突出问题整治动员会、推进会及“行业清源”工作调度会,并结合疫情期间帮扶建筑企业复工复产,查找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扰乱复工复产秩序的涉黑涉恶线索。同时,坚持周调度及包保工作制度,局主要领导对“行业清源”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工作亲自调度安排,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保县区进行督促指导。
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整治。出台《淮南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建筑市场强揽工程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工作方案,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会同市公管局印发了《淮南市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聚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违法分包、转包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突出整治成效。
加大宣传力度,排查摸底线索。利用LED屏、宣传栏、工地围挡、门户网站、微信群等载体,采取多种方式,结合日常施工现场网格化巡查检查,广泛宣传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动态,提高宣传深度和广度,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和满意度。同时,印发了《关于报送建设领域涉黑涉恶线索的通知》,通过信息平台发放《淮南市建筑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摸排表》,向县区建设管理部门、行业监管服务对象及密切相关人员,征集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收到240多家建筑业企业反馈。各县区建设管理部门同步在辖区内建筑工地张贴《关于公开征求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的公告》,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开展排摸,共梳理移交线索24条。
集聚部门合力,强化行业监管。提请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市城管执法局抽调专人集中办公,整合执法力量,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三包一挂”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累计抽查检查在建项目366个,下达行政执法检查建议书24份,移交案件51件,给予企业和个人不良行为记录60余件。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专业技术人员“挂证”清理,向建筑企业寄发资质核查提醒函148份,通报了全市范围内工程建设领域“挂证”未整改的企业和个人,并督促整改。同时,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对中标企业进行约谈、检查,加强标后监管。
坚持以案示警,编制典型案例。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市扫黑办要求编制了《淮南市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典型案例》宣传手册,梳理收录案例9起,包括毛集实验区朱某某“强揽工程”涉恶案,高新区吴某某“强揽工程”涉黑案,以及全市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查处的涉及建筑工程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案件7起,共处行政罚款193.9万元。并对涉黑涉恶重点案件开展“一案三查”,给予相关单位和个人行政处罚。
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围绕“行业清源”工作要求,努力构建“管长远”的长效工作机制,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支持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南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建筑工地起重机械管理的通知》,建立完善了建筑工程实名制管理与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加大信用惩戒力度,进一步压实各参建单位的主体责任,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和市场行为。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