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连日来,淮南市谢家集区紧紧围绕严把“三关”(服务保障关、数据质量关、责任落实关)的目标,历经疫情、汛情等诸多考验,克难奋进,全力以赴,力促人口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精心组织实施,严把服务保障关
一是落实组织保障。区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全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相关事宜的汇报,明确了普查组织和经费保障的具体事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设立人口普查办公室。全区成立了11个乡级人普办, 95个村(居)委会均成立了人普工作组。区级领导高度重视人普工作,带头示范作用明显,正式登记当日,区长陈海涛一行深入李郢孜镇河西社区现场查看入户登记,对普查员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向奋战在一线的1500余名“两员”表示了慰问。区委常委、副区长、人普领导小组组长李大庆多次召开会议调度普查工作,带队深入各乡镇、街道督导普查工作推进,明确工作要求,有效地保障了普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落实队伍保障。全区共选聘了1580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于9月中下旬开展了4轮业务培训,包括普查小区图的绘制、户主姓名底册、长短表、死亡人口表、境外人员表的填写、沟通方法、工作技巧、信息录入、修改及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为摸底和入户登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区人普办统一为两员配备了文具、手提袋、水杯、手电筒等普查用品,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并向11个乡镇街道下拨了工作启动经费。三是营造氛围保障。将普查宣传工作贯穿工作始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全区印发《致住户的一封信》15万份,制作大型户外宣传牌5块,宣传横幅400余条,电子屏每天滚动播出人普宣传信息。编印《致全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0000份,开设人普课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广泛而多样的宣传取得了居民的热烈反响,使人普工作家喻户晓,得到居民对人普信息登记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围绕一个核心,严把数据质量关
一是充分利用行政数据。人口普查工作核心问题是把人口数量查准。由于当前我区人口居住状况复杂、普查内容涉及隐私等原因,导致普查登记的难度较大,仅仅靠15天的登记时间,很难保证人口登记的准确。对此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全程开展质量控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用好公安、民政、卫健、人社、电力等各类行政数据及大数据,作为登记的重要参考依据,认真比对差异,及时找出原因,避免出现错漏的现象。二是严格科学普查。按照摸底工作细则和普查员手册的要求,将每个普查员负责的普查小区中全部人口状况,包括流动人口、无户口人员、单位寄挂的群众户口人员等状况摸清楚,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全面排查,确保不漏登、不错登。对早出晚归户,通过张贴普查告知预约登记。三是严明普查工作纪律。区人普办与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签订承诺书,严明制度。严格执行“四不准”,确保数据安全。不准不入户凭经验填报数据,不准以摸底数据代替正式普查登记数据,不准随意编造篡改普查数据,不准未经审核就上报数据。
制定四个机制,严把责任落实关
一是建立问题应答机制。区人普办建立24小时值班应答制度,对普查“两员”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解答,确保普查不间断、问题不拖延。二是落实包保责任机制。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人口普查各项工作任务,区人普办建立了包保责任制,自普查工作开始一来,就全面下沉一线,加强对乡镇街道的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状况,督导工作质量,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三是建立比对核实机制。通过比对分析,对普查工作存在问题的小区,及时下发工作提醒,避免出现大面积问题。四是建立会商通报机制。建立了日调度、日通报机制,及时会商工作问题,倒排工期,对未按进度要求完成登记任务的乡镇街道,由人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约谈主要领导。
邵慧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