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10月26日,淮南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会上淮南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分别通报了各自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淮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斗争蓝图,紧扣“走前列、探新路、当标杆”工作目标,精心组织,攻坚克难,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截至今年9月底,淮南市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16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8.21亿元;提起公诉涉黑涉恶案件121件,一审判决92件,二审判决54件。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充当“关系网”“保护伞”人员189人,问责165人。今年上半年,根据全国扫黑办民调显示,群众认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成效方面的5项指标,淮南市3项全省第3,2项全省第4;根据省民调显示,淮南市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满意率为98.83%,位居全省第5位,同比提高10.57个百分点,上升2个位次,专项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生态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在专项斗争开展过程中,淮南市坚持高位推动、高压攻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调度重大案件、亲自把关重大方案、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决断关键问题、亲自督察落实情况,分别作出批示62次、51次,实地调研15次、10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先后召开23次专题会议研究推动具体工作。市委4个扫黑除恶指导组,按照每月至少1次的频率,先后80余次深入县区开展督导指导,及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实现了对各县区和相关成员单位督查全覆盖。市委督查考核办牵头,市政府办、市扫黑办参加,先后3轮对各县区和部分市直单位进行了督查,通报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淮南市坚持依法办案、深挖彻查,始终保持严惩黑恶高压态势。目前,全市收到的3582条线索已查结3422条,查结率95.5%,核查成效位居全省前列。淮南市“吴化好”“管宇”“蔡天宝”“孟吟”“姚晨昊”“钟原”“张勇”等13起涉黑案件已经宣判,主犯获刑都在16年以上,且判处的财产刑快速执行到位,有效地震慑了黑恶势力,保证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关系网”党员干部189人,其中“伞”“网”100人;问责165人。淮南市“伞网腐”案件立案数、党纪政务处分数位居全省前列。
淮南市坚持源头治理、齐抓共管,坚决铲除黑恶滋生土壤。积极通过向社会有奖征求、剖析黑恶案件、梳理各类热线、成员单位自查等方式全面开展突出问题查找工作,先后张贴公告17500份、剖析黑恶案件161件、梳理热线记录20万余条,共查摆出反映淮南实际的行业领域突出问题30个,精准锁定整治标靶。深入开展“9+1”“10+N”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针对前期摸排的30个问题和省有关要求,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整治方案,相关成员单位先后开展各类专项行动83次,受理行政处罚案件7542件,罚没2579万元,成效显著。组织部门紧盯软弱涣散,靶向治疗精准发力,先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88个,排查清理不符合条件村干部33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机制,划定受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问题等12条不能不宜“底线”,严把“入口关”,专项斗争以来累计对380名人选开展资格联审,排除不符合条件人选5名,城乡基层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不断增强。
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淮南市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精神,坚决打赢打好“收官战”,取得淮南战场的决战决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市委市政府召开扫黑除恶第三次推进会,研究部署了围绕“六清”目标、开展“七大攻坚战”,制定了“1+7”工作方案,通过深入开展线索核查、案件办理、黑财清底、打“伞”破“网”、行业整治、宣传引导、督导考核等七大攻坚,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再掀强大攻势,再清一批线索、再办一批案件、再查一批“伞网”,推动黑财执行到位、乱象整治到位、宣传引导到位,提升淮南市专项斗争整体水平,确保取得专项斗争的全胜完胜。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