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淮南市潘集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利用当地秸秆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提高养殖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坐落在贺疃镇淮南市犇牛特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肉牛养殖,在当地政府和农技部门的支持下,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养殖肉牛的饲料,减少了养殖成本,增加了收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我公司目前年养殖量220头左右,年盈利60万元左右,每年能消耗2000多亩地农作物秸秆。下一步,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年养殖量突破500头,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到生态养殖,并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发展养殖勤劳致富”。淮南市犇牛特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涛说。
该镇注重引导农民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发展养羊,养牛等草食动物养殖,让秸秆成为养殖的主要饲料,既节约了成本,有减少了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三年来,全镇每年新增规模养殖户3家,每年新增肉牛养殖1000头,肉羊2000只。
贺疃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徐英表示,“我镇现有规模养殖场12家。下一步,我们畜牧兽医站加大技术指导,有效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积极引导他们从事标准化生产、绿色养殖,力争把贺疃镇养殖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民致富的产业”。
近年来,潘集区不断加强对草食动物养殖的扶持力度,盘活闲置资源,优先提供给有资金、懂技术的养殖户,并安排技术员跟踪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按照公司建设基地,示范带动农户这一方式,加强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引路等办法,引导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秸秆养殖,积极探索、推广立体养殖、循环养殖、生态养殖等科学养殖模式,培植优势畜禽板块,在全区建设形成了一批肉牛,波尔山羊,等特色养殖场区,促进了全区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区年大牲畜饲养量达3万头、山羊5万只、皖西白鹅10万羽,秸秆养殖发展势头良好。
潘士清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