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9月23日,淮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焦六稳六保,加速经济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淮南市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省局的决策部署,立足职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维护市场秩序和稳定,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截至2020年8月底,淮南市实有市场主体234063户,同比增长17.28%。其中:私营企业50733户,个体工商户173237户,同比分别增长26%和15.58%。2020年1-8月,市场各类主体合计新增23319户,同比增1.11%,增速全省第6位,其中,私营企业新增7090户,个体户新增15776户,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据表明,全市市场主体存量数已达23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市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已经回暖,一举扭转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主体活力不断复苏,逐步提升至往年同期水平。
据了解,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六稳”“六保”工作部署要求,市市场监管局制发了《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任务及责任分解》,精准落实工作部署,确保“六稳六保”工作落地生实效。
千方百计稳就业
支持“小店经济”,扩大居民就业。积极指导县区局、园区分局落实好个体户18条措施的扶持工作。为786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各类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费用,涉及特种设备、建材、食品、煤炭、化工等领域,减免费用总计1240351.5元;协调农贸市场开办者为个体户减免的摊位费4万元,为367户个体户减免房租420万元;为个体工商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997户,变更许可101户;为个体工商户优化信用修复,撤销行政处罚公示和“经营异常状态”恢复为正常记载状态的个体工商户户数1040户。
大力促进稳金融
创新开展知识产权、股权等质押贷款。截止目前,专利质押贷款24件,融资金额1.7659亿元,商标质押贷款3件,融资金额1600万元。股权出质57件,出质股权数额11.84亿元,融资11.89亿元。
加大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目前监管平台根据归集是企业信用信息对全市企业进行了信用风险分类,其中正常50423户、警示7757户、失信182户、严重失信456户。在年度随机抽查工作中,对四类企业分别按照1%、10%、50%、80%的比例进行抽查。2020年上半年,共监测广告3993条,其中未发现涉嫌违法金融广告线索。协助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市已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127批次,已完成36批次,其中联合抽查13批次,共上传检查结果619条。
大力促进稳外贸
促进外贸产品内销,全力实施“同线同标同质”“三同”工程。一是加快推进安徽省大数据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制定《大数据企业认定规范》,申报了《公共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地方标准。二是《煤矿用三相泡沫材料性能检测与工程应用标准化研究》《微悬臂梁气体传感技术标准化研究》2个标准化研发专项获省科技厅批准立项。三是完成了《液化石油气中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测定》《煤灰中六价铬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淮南牛肉汤制作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八公山豆腐》4项地方标准研制工作,规范和引领产业发展。
大力服务稳外资
加强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扎实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制定了淮南市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方案,制作了《一图读懂2019年淮南市知识产权主要数据》、印制了《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手册》、《知识产权一点通》等2万余册向企业、社区、学校进行发放。开展了知识产权进企业,知识产权进社区、进高校活动,为企业发展赋能、弘扬知识产权文化、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推荐安徽理工大学申报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公布2019年商标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以案带训,加强业务指导。对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知识产权专项检查及专利执法业务培训。开展2020“蓝天行动”专项行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大监控排查力度,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及非正常商标代理行为。先后下发了《2020年淮南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关于印发2020年淮南市打击侵权假冒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1-5月份全市共查处商标权、专利权案件107件,案值47.0856万元,罚款112.453万元。
大力服务稳预期
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已采购8台个体登记智能审批一体机,配备在各区、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寿县8月底配置3台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从而打造“不打烊”自助服务,截止到8月15日,全市已通过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发放个体营业执照1854份。持续加强“一个窗口、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的“六个一”体系建设。自升级优化后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来,截止到今年8月27日,已通过该平台新设市场主体7024家,免费发放公章6511套。确保物价总体平稳。截止5月31日,淮南市共出动价格执法人员数是57462人次,立案47件,已处罚41件,收缴罚没款20多万。
协助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继续强化产业项目扶贫,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强化党建在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组织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购买毛集镇梁庵村、凤台县利民村和泥河镇黑土李村的农副产品,共计金额8182元,为贫困户增收贡献了绵薄之力。
尽心尽力保市场主体
实施“增主体”行动,落实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改革措施。严禁违法设置或变相增加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全面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登记,严禁违法设置禁止或限制登记区域,严禁增加登记条件和证明材料。进一步压减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负面清单,有效释放场所登记资源。推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全程网上办理。开展“四送一服,三包三抓”行动,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市局党组成员每人联系一户企业,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灾后重建。
大力服务保粮食能源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汇编成册送书进党校,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履责意识。统一印制4万份食品安全宣传折页分发到各县区,各县区食安办组织乡镇街道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通过食安四员在城乡开展宣传,通过全市近3000辆出租车灯箱广告开展食品安全公益宣传,切实提升了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晓率、辨识度。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完成率51%。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已完成32家,完成50.7%,飞行检查19家,占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5.1%。全市登记食品小作坊356家。抽检白酒9组,立案查处1起。约谈桶装水企业26家,检查企业16家。抽检牛羊肉20批次,立案3起。
组织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为全市345家豆芽经营户、1399户猪肉经营户建档,查获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500公斤。试点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完成431家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和全市757家持证学校食堂的全覆盖检查。推进农贸市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摸排建档。367家持证幼儿园食堂和160家持证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分别为33.2%和40%。1384家中型以上餐饮单位配备“公筷公勺”。选取40家餐饮单位实施第三代智慧监管。出动检查人员3202人次,日常监管检查全市4300余家特殊食品经营单位中的1599家。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全市市场监管,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工作责任再压实,落实举措再细化,工作纪律再严格,舆论引导再加力,狠抓“六稳”工作、促进“六保”任务落实,为激发淮南市市场新活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