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记者从9月16日淮南市召开的有关实施国家资源税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淮南市贯彻落实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践行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在制度、征管上呈现一系列新的变化,推动了绿色税制建设的丰富和发展。
淮南市目前共有正常缴纳资源税纳税人54户,涉及资源税中煤炭、石灰石和砂石3个税目,今年1-8月份,淮南市共征收入库资源税18507万元,同比减收17.8%。资源税的征收在促进节约、高效利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生态意义远大于其财政意义,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有利于调节地方经济,有利于当地恢复生态、改善民生,有利于地方政府给予谋求转型升级的行业和企业更多支持,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助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资源税法的征管准备工作,全力以赴确保资源税法顺利实施。一是加强内部人员培训,及时准确为纳税人答疑解惑,以便做好纳税服务。二是持续做好外部政策宣传解读、纳税辅导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纳税服务优化到位。三是强化工作配合机制,加强资源税征收管理。多年来,市税务局的资源税管理得到了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支持,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做好资源税管理,引导企业合理利用、开发资源,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在淮南市贯彻实施,市财政部门将会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学习贯彻落实《资源税法》。财政部门将在先前资源税改革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资源税法》、省人大常务委员会资源税具体适用税率决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会同税务部门做好资源税减免政策宣传,强化调查研究,反映纳税诉求,加强纳税辅导,提升纳服水平,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配合做好《资源税法》税收征管。结合淮南市征管实际,下一步联合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建立资源税征管协作、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升资源税征收管理水平。同时,积极配合做好资源税税收减免政策兑现工作。
三是发挥资源税收资金效益。据统计,2017—2019年,淮南市资源税分别为3.83亿元、3.43亿元、3.39亿元,2020年1—8月份,资源税入库收入为1.85亿元。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于资源开采也带来了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支出压力,据不完全统计,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用于生态修复、搬迁安置、民生保障、基础设施、接续产业等方面综合治理资金已超过100亿元。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管好用好资源税收,在沉陷区民生保障、生态修复、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提供财力支持。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发布淮南市矿产资源种类和采矿许可证登记发放情况等相关内容。淮南市是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14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人称“百年煤城、百里煤城”,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煤电、煤化工为产业支柱,其他多种工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华东地区重要煤电基地和安徽省重要煤化工基地。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淮南市被列为全国141个资源成熟型城市之一。
淮南市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现已发现矿种有煤炭、煤层气、高岭岩、石灰岩、白云岩、磷灰岩、钾长石、陶粒页岩、砖瓦粘土、地下水、矿泉水、地热等12种,其中,已经探明的矿种6种(煤炭、石灰岩、高岭岩、钾长石、磷灰岩、地热),已经开发利用的9种(煤炭、煤层气、石灰岩、高岭岩、磷灰岩、砖瓦粘土、陶粒页岩、地下水、矿泉水)。
淮南市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且煤层气资源密度较大,辖区内有四个高含气量的地区,即新谢区、潘谢区、顾丁区和谢张区。目前淮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积极开展新谢区块和潘谢区块煤层气勘查工程,为下一步商业开发奠定基础。今年3月4日,新谢区块煤层气勘查项目试验井点火成功。初步估算,该试验井单井控气量达3100万立方,采气量可达1100万立方,预测该勘查区块煤层气资源量100亿立方。
截止目前,淮南市境内持有效采矿许可证采矿权共12宗,均为国有大型煤炭矿山。其中淮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煤矿8宗,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煤矿3宗,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煤矿1宗。按采矿许可证登记权限划分,淮南市12宗采矿权均属省级发证,无市、县级登记发证采矿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协助财政、税务加强资源税征收管理。特别是协助税务机关对纳入减免情形的充填开采,伴生矿、尾矿、低品位矿等的认定,做好采矿企业相关信息交换,以及税务机关在管理过程中提出的资源税复核申请的办理。充分发挥好《资源税法》对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税收的作用。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