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随着天气好转和水位缓退,近日来,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坚持防汛救灾和生产自救“两手抓”,农业生产损失管理补的思路,积极组织开展灾后自救补救工作,加快农业生产恢复。
毛集实验区毛集镇大郢村养殖户刘利贤,家中自建了5个养殖棚舍,育有存栏生猪400多头。眼下,她正在农技人员的细心指导下,在自家的猪舍里忙碌着,给生猪喂食,给猪舍喷洒消毒药,存栏的生猪长势良好。
“今年涨大水,村里镇里都对俺们这些养殖户特别关心,指导我们做好防疫工作,帮助我们减少损失,我们对以后的养殖更有信心了。”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养殖户刘利贤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同王利贤情况不同的是,毛集镇后拐村养殖户王家伍,洪灾前养了3000只鹅、300只羊,在洪灾中1000只鹅病死,经济损失严重。镇村第一时间安排农技人员,针对情况制定补救措施。
“今年这场大水,俺们养殖户损失也怪大的。起涨完水,畜牧业的专家经常到这指导,俺们也非常感谢。”养殖户王家伍对畜牧农技员的上门指导十分感激。
在毛集实验区,像王家伍这样的受灾养殖户还有不少。面对灾情,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农业抗灾生产自救领导组,具体负责全区农业抗灾生产自救工作。他们由防汛抢险一线转战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主战场,深入一线,掌握灾情第一手资料,了解受灾农民需求,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技术指导和农资保障,组织指导群众搞好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减少群众因灾造成的损失。
“我们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对农户进行畜牧指导。第一要对圈舍勤消毒;第二个要防止蚊虫传染疾病,做好强化免疫工作,科学防控动物疫病,防止疫情暴发流行;第三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增强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提高自救的能力,动员养殖户做好填槽补栏工作。”大郢村畜牧农技员徐从科连日来奔走在多个养殖小区,悉心指导养殖户开展灾后畜牧业生产。
目前,该区28名农业专家和43名农技人员分赴镇村指导群众开展种养殖管理,做好帮扶工作,奋力转战今年农业生产“下半场”,努力把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尹家权 梁雪莹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