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雨情紧急。
7月14日以来,淮河流域遭遇3轮强降雨。7月20日下午3时30分,董峰湖行洪区行洪,低洼地段416户1061 人被迫转移,沿淮4个村被洪水围困。
这次洪水,来势迅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位于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的淮北大堤防汛战线长达17.8公里,外洪内涝严重,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影响。
“请战”——紧要时刻显担当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抢险在行动。毛集实验区工委管委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应急方案组织人力火速奔赴一线。
军人出身的区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柏发淮,刚到焦岗湖镇负责党委工作不到1周时间,他主动请缨到抗洪抢险一线的淮北大堤上。他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一线的抗洪抢险工作,105位身强力壮的民兵迅速集结淮北大堤。用军事化的管理手段成立7个防讯值守点,统一吃住,集中管理,轮流值守,严明24小时工作纪律,定人定时定位定点。
毛集镇的牛方月是镇里的老同志了,镇里怕他身体吃不消,没有给他排班。他当时就火了:“那不行!你们都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请跟大家一样给我排班!”这就是镇里统称的“老牛同志”,他奋战在农业水利战线上已经有20余载了,同事们都经常开玩笑说他正如牛一样倔强坚韧。
“奋战”——险要时刻见初心
淮河干流水位全面上涨,沿淮村庄台上还有未转移的群众。毛集镇张王村党支部书记周传侠带领着全村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挨家挨户劝说庄台上的群众转移。在她的劝说下,该村除了90户165人留守庄台,其余的都转移至城区安置点。群众称周传侠是抗洪抢险中的“女汉子”。
每一位参与防汛的人员,他们都承担着巡堤抢险的任务。他们听从指挥,服从命令,顶风雨,冒炎热,蚊盯蛇咬俱不怕。乔口村59岁的民兵营长沈建江,带有心脏瓣膜,脑出血后遗症开刀两次,他坚决要求在一线值守,他说自己多少年参与防汛,经验丰富,防汛路上他要在。焦岗湖镇元新村农民陆辉,家属腰椎转盘突出,卧床难起。自家被洪水淹没,他在坝堤上从没有回过家,他参与处置管涌、塌陷等险情多处。
“激战”——重要时刻担使命
在淮北大堤上,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无处不在,他们处置险情一马当先,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
7月19日晚,全区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接到区防指的紧急通知后,夏集镇镇长代建廷连夜组织镇村干部20余人对沉陷区村庄逐户进行隐患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7月20日凌晨,一夜未眠的代建廷又带领200余人防汛队伍赶赴淮北大堤,并亲自驻守,与全镇抗洪抢险突击队吃住在淮北大堤,严格落实24小时巡堤查险,哪里有隐患,哪里就有代建廷的身影。截至目前,代建廷带领防汛突击队处理管涌险情7处,组织应急队伍抢险1000余人次。
汛情如令,刻不容缓。焦岗湖镇党委副书记刘福权,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意识,第一时间把集装箱、手电、胶靴、反光衣等装备配备到位,并连晚把坝堤上的电送上,把后勤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全力保障巡堤人员的饮水、饮食和卫生防疫安全。
随着淮河水位的下降,为确保退水期堤防安全,这些防汛人员丝毫没有喘息机会,紧接着他们又要投身到生产自救和减灾核灾工作中去,他们用行动书写着防汛救灾的壮丽篇章。
徐瑞成 姜梅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