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淮南市潘集区加强指导,强化服务,积极引导发动群众抓住有利时机,不等不靠,迅速开展农业生产自救,改种、补种农作物,以秋补夏,尽最大努力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日前,在祁集镇劝桥村抢种补种现场,播种机在大田统一播种玉米,农户也在补种豇豆,绿豆,蔬菜等作物,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村民们播下一粒粒种子,等待着收获的希望。不久,这里又将是一片新绿。
“我这边种了2亩多玉米,是政府给的种粮、安排的机械播种,那边我种了一亩多豇豆,我们要按照技术指导的要求,精心管理,相信两个月后就可以有好的收获。” 祁集镇劝桥村张瑞道说。
祁集镇抓住退水墒情适合播种的有利时机,及时安排部署,实行镇村干部包保到村到户,齐心协力发动帮助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全力做好农作物补种改种的同时,积极争取农技部门支持,多举措保证种苗及时供应,技术服务到位,有力推进农业生产自救扎实开展。
“入汛以来,我镇内涝受灾980亩。目前洪水渐退,在当前恢复生产的大好时机下,我们积极发动群众,实行三统一,统一购种,统一机耕,统一技术指导,迅速掀起灾后生产救灾的热潮,争取利用这两天时间,将我们受灾的面积全部播种完毕,努力使受灾的程度降低到最小。” 祁集镇镇长李瑞威说。
据了解,区农业农村局首批购买了1500公斤玉米种子,及时送到祁集镇。高皇高皇镇及时整理土地,从区农业农村局领回100公斤玉米种子,培育4亩地玉米苗,预计10多天就可以移栽了,可以移栽大田近200亩。架河镇补种绿豆60多亩。目前各乡镇、街道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发动受灾群众适时补种、改种各类作物,并通过现场会等形式,广泛推动农业生产自救。截止8月5日,全区已补种,改种水稻,玉米,绿豆,蔬菜等晚秋作物3600多亩。
“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尽快恢复生产。我们及时印发了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紧急动员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技人员,划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根据退水情况,适时改补种鲜食青储玉米,绿豆,速生蔬菜等农作物。今天我们又召开现场会,就是进一步压实农技干部责任,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做到水退一块补种一块。” 潘集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令凯说。
潘士清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