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保障贫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好灾后贫困群众的安置和发展难题,防止出现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落实转移安置。及时转移安置贫困群众,在沿淮四村行蓄洪区设立船只停靠点3个,明确专人调度,统一管理,严禁其他社会船只私自营运。运送人员及货物做到人货分离,严禁混运超载。截至8月3日18时,集中安置点累计接收转移安置129户245人。其中,扶贫户11户27人,低保户20户45人,特困供养2户2人。
强化帮扶救助。区扶贫办配合区民政部门开展社会兜底帮扶,对受灾困难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做到应保尽保,目前正在为沿淮四村贫困群众31户81人办理低保,对特殊困难户采取临时救助。全面摸排受灾贫困户、边缘户家庭劳动力情况,积极发动有劳力、半劳力的贫困户上堤防汛,参与救灾物资筹备、发放等防汛相关工作。目前参与防汛贫困户、边缘户共计40余人。
保障基本需求。统一发放瓶装矿泉水、桶装纯净水,保障受灾群众日常生活需要。为保障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更换调试损毁的机电设备,加强对供水工程水质常规项指标的日检巡检,委托第三方采集供水工程末梢水、浅井水、水池水等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制定《毛集实验区卫计系统防汛抗灾卫生应急预案》,参与防汛医务人员126人,对有需求的受灾群众给与及时治疗。
加速谋划重建。分镇摸清改种面积,联系专家配合农业部门做好技术指导,保证农资物资的充足供应。动员保险机构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光伏电站保险理赔,促进农业复产、光伏电站重建。对行蓄洪受灾产业扶贫基地给与税收方面减免以及金融政策支持,帮助扶贫基地灾后重建。
朱京琳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