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十几个平方大小的淮南市毛集镇董岗排涝站,这是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小泵站里,有两名党员同志用初心和坚守深刻诠释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董岗排涝站位于淮南市毛集实验区董岗保庄圩堤坝,主要用于排除圩堤内四个村庄的内涝积水。及时排查存在问题,做好机器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确保汛期正常运行,这是董岗排涝站值守人员王传阳和王传伦的日常工作。
王传阳今年62岁,是毛集镇后拐村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防汛救灾以来,连续20天吃住在坝堤上,精心维护水泵电机、检修电气控制线路、管道安装更换、备用发电机保养清除入水口杂物等,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一丝不苟。刚开始没有搭建值守点,累了他就在别人的车子里眯顿一会,饿了就吃一桶泡面对付一下。这中间也包含着一份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对家乡父老乡亲负责的深情。
“这段时间阴雨比较大,内涝比较严重,少数群众房子里面都上水了,我们机站呢也是24小时开机,不停地在排,尽到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的内涝全部排掉。”排涝站负责人王传阳全身衣服湿透,但说话做事毫不含糊。
毛集镇后拐村村委会民兵营长王传伦已经在村里工作20个年头,入党时间也有10年了。今年7月18号起就开始上堤查险,在参与做好泵站日常维护的同时,保庄圩堤坝他不知来回巡查过多少遍,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他都留有标记,反复查看过许多次,对有可能出现的险情,都提前进行上报,为区镇指挥部门及时调派人员化解险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带头上前,一定要得实干。防汛期间我们后拐村在家的党员都上来了,大家一定要看护好圩堤,不能出现一点纰漏。”毛集镇后拐村民兵营长王传伦现在还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更是感到一名党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泥巴裹满裤腿,只为坚守那一份职责;汗水湿透衣背,只为守护那一份信任。在防汛抗洪一线,他们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坚守阵地连续奋战,用心用情守护着圩堤内居住的后拐、山拐、董岗、大郢村四个村的9000多名群众的安全,让党员这面鲜红的旗帜在堤坝上高高飘扬,也赢得了村民群众的由衷赞许。
“大水以来,我们这保村圩这片积水非常深,现在有我们后拐村排涝站2名党员,王传阳和后拐村民兵营长王传伦,2个人对后拐村排涝站非常负责,24小时吃住在堤,为我们党员做出了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当地的群众和老百姓都自觉的来一线抗洪。”董岗村群众王安源对他们的默默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尹家权 梁雪莹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