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入汛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山王段水位持续上涨。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做好汛情防范应对准备,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党旗树起来。面对严峻的汛情,山王镇党委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全镇防汛救灾工作。淮河大坝山王段地理位置险要,坝坡陡峭,连日的暴雨更是使得原本狭窄的坝顶变得泥泞不堪,车辆上不去,物资运输极为困难。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60余人连夜扛着防汛物资,上坝驻守。6.6公里的淮河山王段大坝划分责任段5处,设置防汛观测点30个,严格落实镇领导包保责任制度,实行24小时不间断地毯式、拉网式、全方位巡查,做到险情检查无遗漏、全覆盖。
组织建起来。全镇党员、群众志愿者“有召必应”,党员先锋队、应急抢险救援队、民兵救援队,33支队伍共计456人火速集结,奔赴防汛救灾一线。11个村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并“搬”到大堤上,把党旗深深扎在土壤中,筑起淮河河畔最坚固的防汛堡垒;兄弟村之间开展“一对一”支援,作为全镇唯一少数民族的村,闪冲村并没有沿淮防汛任务,但村党支部主动请缨带领回族同胞们连夜支援孔集村防汛,流露出浓浓“民族情”;安徽恒安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淮南飞虎天蕴汽贸有限公司等辖区非公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采购各类急缺物资3万余元、增派人力50余人支援防汛,涓涓爱心汇聚成防汛救灾的磅礴力量。国家电网淮南供电公司八公山供电服务中心、山王镇及各村多方联动奋战36小时,用140余盏“巡坝灯”,点亮淮河山王段堤坝。
阵地搭起来。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的积极性。风雨中一顶顶临时帐篷筑起了一座座冲不垮的钢铁堡垒,挺起了一个个压不弯的先锋脊梁。雨天里,巡堤人员脚穿高筒靴,身披雨衣;烈日下,他们头顶骄阳,大汗淋漓;深夜时,他们手持电筒,与蚊虫作伴,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他们用脚步丈量河堤的长度,在蜿蜒曲折的淮河大坝上书写党员担当。
重担扛起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全镇302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入户勘察民情、宣传防汛知识、落实险情报告、监视河坝水位、疏通清理渠道,转移受灾群众,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机关、村(社区)30余名女同志勇挑重担,加入防汛宣传、后勤保障、安抚群众等工作,画出防汛“一抹红”;“壮心未与年同老,银发犹能再生辉”,老党员们凭着多年的防汛抗洪经验主动加入到防汛一线中,在堤坝防汛要塞上焕发着“金色余晖”;农村党员干部及时组织转移危旧房、低洼地区群众14户31人……战“汛”有我,迎难而上,党旗飘扬,山王镇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始终践行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
王征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