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暴雨如注,水位猛涨。在肆虐的洪水面前,淮南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党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任务,闻“汛”而动、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筑起了一道道抗击洪水的坚固堤防,谱写出了一曲曲携手同心保卫家园的赞歌。
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刻不容缓。淮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第一时间号召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始终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筑牢了一道让洪水无法逾越的“防火墙”!
凤台海事处党员突击队转移受灾群众
暴雨来袭,汛情告急!7月20日凌晨2点,接到市防指指示:封堵淮河大堤田家庵1、2号旱闸口。局党组立即成立130人的党员突击队,投入运输车、机械作业车30余台,编织袋2000余条、油闸板40立方等防汛物资,经过36小时的连续奋战,完成全部封堵任务。
与洪魔搏斗,与时间赛跑。在抗洪救灾一线,面对一处处险情,党员干部展开了一场场与洪魔的生死较量。7月24日,上午9时许,党员突击队在堤坝巡查中发现2号旱闸口桥墩内侧路面有渗水现象,立即向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和区应急办报告,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辉迅速赶到渗水一线进行调度部署、启动应急预案,在研判险情后,制定紧急处理措施。
66名突击队队员立刻投入到渗水堵塞战中。手提、肩扛、扛沙袋、垒土石……队员们用奋力搬运着砂石袋,累计装填沙土袋150袋,投入机械2辆,填方石料40立方。中午11时30分,渗水险情化险为夷,2号旱闸口安然无羌。
7月22日晚,大雨造成东津渡大桥至卧龙山路段近450米道路阻断车辆无法通过,积水最深处1.2米,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防汛抢险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恢复交通刻不容缓。
寿县分局党员突击队对省道242涉水路段进行抢修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争分夺秒。接到险情后,市公路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党支部书记夏继荣带领刚完成田家庵1号旱闸口封堵任务的党员突击队,顾不得换上干净的衣服,立即投入到道路抢险保通工作中。
党员突击队暴雨中挑灯夜战、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铺路石精神,渴了喝口水,就餐是吃盒饭,人休机器不休,24小时循环作业,经过32小时抢通东津渡路段。7月25日8时,填方约2万方,一条路面净宽8米的双向二车道的路面全线通车,有力保障了汛期道路运输的保通保畅保安全要求。
险工险段,党员包保。面对全市农村公路灾情重,受损里程长,水毁塌方不断发生的严峻形势,寿县公路分局30余名党员在S242正阳至李台路段开展保障道路畅通工作,党员同志冲锋在前,不畏辛苦,不怕困难。保障物资迅速到位是打赢胜仗的基础,市运管处党员突击队将运送应急物资2811吨,防水土工布30000平方米,塑料编织袋40000个,草席垫38800条防汛物资紧急运往史院乡保庄圩、黑泥、石头埠等防汛第一线……
淮南市交通运输局直属单位为迎接一次洪峰正严阵以待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党员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始终站在抗洪抢险最前列,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成为抗洪救灾攻坚战的“主心骨”、“顶梁柱”。市运输总公司党委书记孙祥喜每天从早上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抢着干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也可能是退休前人生的最后一次抗洪抢险了,洪水不退,我就不撤” 孙祥喜说。这是一名党员干部的真情告白,也是交通系统广大党员防汛抢险的行动誓言。
抗击洪魔,时刻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凤台县经开区19人滞留灯草窝孤岛,老人赵井矿腿脚不便,心急如焚。危急时刻,凤台海事处所长刘万才带领党员突击队及时赶来,背起老人,将他们安全转移。赵井矿感激道:“您们不来,我们可能命都没了!
淮南市交通海事部门常态化水上巡查禁航禁渔
党旗立处,众志成城。在战“洪”的危急时刻,市交通运输局党组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20余支,近400余名党员投入防汛一线、抢险现场。据统计截止7月29日,市交通运输系统出动防汛抢险党员突击队5830余人次,累计投入巡查车辆1039台次,运输车辆361台次,工程机械设备273台次,船舶141艘次,转移群众2000余人。
淮河超高水位仍将持续、洪涝灾害依然严峻,全市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坚强的党性,在抗洪抢险一线挺立起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誓言人在堤在,全力保障淮河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刘冠虎 沈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