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陈正双,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毛集镇何台村党总支书记。自入汛以来,他始终坚守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防汛工作中,带领全村干部和群众,不断加强对危险地段的巡查、摸排,及时清除隐患,确保村庄台安全渡汛,彰显了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和基层“老支书”的风采。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水位急剧上涨,来势汹汹,毛集实验区焦岗闸超保证水位,汛情形势严峻。看到此种情景,有着多年防汛经验的陈正双高度警惕起来,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有针对性布置防汛工作,要求各包片干部以及各村民组老干部、党员,实时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建立包片包户责任制,迅速组织抗洪抢险力量,组建抢险突击队2支,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7月19日夜,在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启动董峰湖行蓄洪区运用准备的通知后,陈正双便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帮扶单位区工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不顾道路泥泞和身体疲惫,连夜对庄台低洼区域群众、贫困户挨家挨户告知汛情,动员转移,并做好防范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村民财产损失,在转移受灾群众时特别要关照好老弱病残等重点群众的安全。该区工委委员、组织部长、统战部长何涛也第一时间赶到何台村,协助负责董峰湖行洪区行洪后救灾安置、生活保障工作。
“陈书记啊,真的要感谢你们呀,谢谢你们帮助我们转移,要不是你们抬着我,把我转移到安置点,我这条老命估计再也见不到你们了。”贫困户何本良说这话时眼里噙着感激的泪花。贫困户何本良是何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全年卧床不起,为保证安全转移,陈正双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夜步行四五里泥泞路段,轮流替换硬是将老人背出危险地带,转移至集中安置点。截至目前,共转移安置村民92户292人,成功避险95户227人,无人因灾伤亡。陈正双在召开村干部和各片片长防汛工作会议时,非常坚定地和干部们说:“宁可空防,决不可防空,这么多次的防汛事实证明,只有在‘防’字上下功夫,转移群众才能有效地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
7月20日15时30分,董峰湖行蓄洪区扒口行洪。一夜之间,董峰湖行蓄洪区一片汪洋,何台村成为一座“孤岛”,一时间交通受阻、电力中断,庄台上583名群众生活面临缺水少粮的困境。陈正双第一时间将何台村受灾情况向镇防指汇报,在何涛部长的协调下,大型发电机组和一批批生活保障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了何台村,保障了庄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从7月18日持续暴雨查险到连夜转移群众,从扒口行洪到灾民安置,陈正双既是现场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四天三夜的时间,他几乎没有合过眼,嗓子喊哑了,手掌磨破了,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没有吃过一顿及时饭,每天接打不下200个电话。“看着洪水在不断淹没老百姓房屋、庄稼时,心都揪着痛,其他的都没时间想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责任。”陈正双说。
7月24日至今,陈正双高度紧张的精神依然没有放松。他仍然坚守在防汛一线,时刻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支书”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就是一面飘扬在防汛抗洪一线的鲜艳党旗。
缪国信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