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洪水滔滔,无数“战士”冲在一线。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每一天的白昼黑夜,巡查除险、信息上报、防汛宣传,构建起淮河山王段的坚实“堤坝”,他们是夏夜中淮河河畔的点点星光。
“00后”学生志愿者,青春无悔
“请问你们这里还需要志愿者吗?”7月24日清早,一位略带稚气的青年出现在山王镇毕岗村的防汛点门口,他叫金之淏,今年19岁,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二在读学生。在收到“八公山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后,正值放暑假的他主动请缨投入到防汛一线,“我希望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我生长的小镇,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连日来,这位00后的青年与大家一道坚守在淮河河畔开展巡堤查险、宣传防汛、物质发放等工作,他用青春筑牢风雨中的大坝。
“90后”后备干部,毫不退缩
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大坝异常湿热,嗡嗡的锄草机在堤坝背坡有节奏的作响,眼前这位被雨水打湿衣衫仍在开展锄草作业的青年人叫金翔,他是南塘村的后备干部。1992年出生的他虽不善言辞,但干起活来认真仔细,因为曾经是军人的缘故,他比同龄人更是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防汛中,锄草清障对巡查至关重要,坝上人员要使用锄草机抓紧清理背水坡杂草,为了尽快完成锄草任务,连续几天的超负荷作业在他的腰上多了几道因机器后推力产生的震痕,他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退缩,他用坚韧筑牢风雨中的大坝。
“80后”民兵营长,争分夺秒
来自工农村“80后”的民兵营长蔡金亮,最近几天开着他的私家车奔波于山王镇各个村运送方便面、矿泉水、雨具、宣传牌等物资,连续的降雨使得通往堤坝的部分路段路泥泞不堪,车辆十分容易打滑,物资很难第一时间配送到位,紧急时刻,他主动请缨“我对各个路段都熟悉,加上我的车底盘高马力又足,让我来!”一句话的承诺,让这位年轻的党员干部,白天运送物资,夜晚巡查大坝,有一次在等待物资的短短几分钟间隙,他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他用奉献筑牢风雨中的大坝。
“70后”村委会委员,一直都在
几个月前,李咀村村委会委员李伟在抗“疫”中,因表现突出,经党组织审批火线入党。连日来,淮河山王段遭遇连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这位“70后”的村干部再次“逆行”,义无反顾地加入防汛第一线。“疫情防控中的火线入党是对我的肯定,现在正是我们党员勇担责任的时候,我必须上!”随着汛情越来越紧急,夜晚每隔一个小时,李伟就要和同事们一起手拿电筒,在大坝上检查是否存在管涌、浸水等隐患,夏夜中堤坝上的点点星光守护着身后的安宁,他用责任筑牢风雨中的大坝。
王征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