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连续的暴雨,瓦埠湖水位陡涨,位于瓦埠湖畔的淮南市寿县窑口镇东部村庄成为一片汪洋。汛情就是命令。面对灾情,窑口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紧急启动防汛预案,成立防汛指挥部,镇党委书记余学全、镇长孙良利靠前指挥,分片调度,在瓦埠湖畔铺陈出一幅幅抗洪的感人画面。
抓安置,让居有定所,生活无忧
7月22日下午,通往北集村沿湖村庄的道路已经被洪水淹没,群众从被洪水围困的家中搬运粮食和生活必需品。镇长孙良利一边调度搬运的船只,并叮嘱群众要注意安全。
从7月18日以来,孙良利就和镇村干部一起紧张投入群众的搬迁工作。北集党支部书记柏发伟,村主任张应可租用小船帮助群众搬家和转移粮食。目前已搬迁安置群众1100多人,其中各小学安置受灾群众109户,230人。
为安置从洪水中搬迁出来的群众,窑口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预案,让一部分灾民投亲靠友,一部分灾民搬入街区居民迁建房,对无安置能力的统一安置到北集小学、窑口小学、陶圩中学、贾庙小学等场所,对散户五保户统一安置在陈圩敬老院。
排险情,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在第一线
在危难时刻,是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冲在防汛救灾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
镇人大主席刘正江,和村两委干部划船2个小时到村民组接被水围困的群众,送到安置点。贾庙村党总支书记王世杰、马湖村党总支书记张飞,带领村干部转移被水围困的群众,帮助群众转移粮食和生活物资,全然不顾自己家中进水。马湖村妇联主席胡晓丽涉水到村民组转移群众,给贫困户安置好住所,把他们养殖的鹅、牛、鸡、鸭等畜禽转移到没有水的地方。寿县融媒体中心工会主席任义松,每天早出晚归和贾庙村两委一起,安置群众,帮助贫困户转移。
7月18日,贾庙村刘家湖张家桥20米地段漫水告急,所在指挥所迅速组织行动,贾庙村立即动员30余民工,经过6个多小时的苦战,成功处置水漫圩堤险情。19日下午,窑口水厂取水口变压器被水围困,变电柜进水,水厂巡查发现后,及时报告,窑口供电所立即安排技术人员,乘船来回10公里,当日下午成功移装高处,确保了3.8万人正常生活用水。
除内涝,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窑口保庄圩大堤上,5台大型排灌机正在开足马力往瓦埠湖排水。镇村干部和民工们有的在巡堤,有的在准备挡浪桩、有的在加固塑料雨布,防止湖水渗漏。
随着瓦埠湖水位不断上涨,窑口保庄圩多地段迎水坡受到洪水冲刷威胁,为确保保庄圩大堤安全,该镇严格落实保庄圩值班巡查制度,成立保庄圩4个险工险段巡查组,明确责任,镇村干部24小时值班巡查,确保出现险情能得到及时处置。
从7月18日以来,窑口镇防汛指挥部已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保庄圩除险加固工作。在排查基础上,窑口镇对粮台、陈圩、马湖、马墙4村地界排灌电站两侧涉水地段保庄圩迎水坡1500米除工险段用塑料雨布护坡,压紧压实,对背水坡农作物、杂草等进行彻底清除,便于查看出现渗漏及管涌情况。保庄圩上5台排灌机24日小时不间断对外排水,减少保庄圩内侧压力。
目前,窑口镇镇村党员干部职工正日夜坚守在险工险段,让党旗飘扬在防汛一线,坚决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赵鸿冰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