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守堤就是守家”,大通区上窑镇一名坚守圩堤的村支书的话引发广泛共鸣。面对当前防汛关键期,淮南市大通区各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战时思维、战时标准、战时状态、战时纪律,抓紧抓实“一转六防”等重点任务,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打赢防汛阻击战。
坚持“一盘棋”,打好防汛救灾组合拳。防汛救灾是项系统工程,从预防到应急,从力量组织到物质供应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完成,大通区各部门把防汛救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早计划、早安排、早准备,做到物资保障及时、应急人员到位、信息共享快速传递,召之即来,来之能用。各部门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快速,形成防汛救灾“拳头效应”,让防汛救灾力量更加坚强有力、精准有效。据了解,截至目前,淮河沿线洛河、上窑两镇已在淮河大堤安排值守点8处、巡堤值守人员115人,同时已储备草袋1万条、麻袋2000条、编织袋5万条、编织布1万平方米、桩木40立方米、救生衣500件、救生圈50个、铁丝片300片、铁丝网投1000个、铁丝500公斤、冲锋舟4只、砂石料500立方米,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筑牢责任堤坝,抢占防汛抢险“制高点”。防汛救灾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一点也不能粗心和马虎。大通区各级组织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克服侥幸心理,组织开展巡堤、巡库、巡塘、巡坡、巡路、巡村等巡查,加强对滑坡、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的防御和防范,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部位,严加防守,全面排查,查漏洞,补短板,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全力抓好监测预警、灾前防范、工程调度、险情处置、责任落实。
落实防治责任,增强防汛抢险“战斗力”。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线防汛干部常说防汛是“天大的事”,要敢担“天大的责”。“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不是一句空话,必须体现在“防汛减灾救灾”的实践中,体现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行动中。从落实防汛抗灾责任制,到突出防御重点、全力保障人员安全,再到灾后恢复重建,无不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无不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大通区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工作岗位,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防汛救灾工作组织领导,落实部门协作,形成防汛抗灾强大合力,保证任何环节、任何地方一旦出现险情,都能得到及时抢护、科学有效处置。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斗,越是险情当前,越考验责任担当。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大通区各级党员干部将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到第一位,闻“汛”而动,迎“汛”而上,主动融入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凝聚无坚不摧的战斗合力,筑牢抢险救灾的坚实“堤坝”,用责任与行动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到实处,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救灾这场“关键战役”。
巢钦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