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连日来,受持续强降雨及淮河上游泄洪影响,淮南市大通区全面进入防汛临战状态。在这场防汛救灾战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一线。
大通区洛河镇:党员干部绷紧防汛之弦,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巡堤排险有党员,应急处置看党员,突击抢险靠党员。受持续强降雨及淮河上游泄洪影响,大通区境内幸福堤沿线水位持续上涨,长期湖水浸泡随时都可能导致决堤风险,给大堤附近的12个村居带去安全隐患。大通区洛河镇全体党员干部临危不惧,奋勇争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带头组成54人抗洪抢险救援工作队,不分昼夜驻守大堤,同心协力对抗洪魔,牢牢绷紧防汛之弦。7月23日上午,36名巡堤查险人员顶着炎炎烈日,穿着救生服挥汗如雨,在专家指导下,根据现场地形对任务进行分工,一组装载、传递沙袋,一组挥动铁锹挖土作业,另一组铺设防浪布,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铺设防浪布共计约300米,搬运沙袋1000余袋。在党旗飘扬的洛河洼里,队员们一字排开,通力协作,以战时状态全力筑起一道防汛安全屏障,用党员的初心本色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大通区孔店乡:党员冲锋,誓言如山,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发生汛情后,大通区第一时间向全区党员发出了倡议书,吹响了抗洪抢险的冲锋号。近日,位于高塘湖沿岸的王祠村受强降雨的影响,农田、村庄内涝严重,排涝救灾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接到倡议书后,大通区孔店乡王祠村党支部书记王来宏随即向全村党员发出了号召。村里60余名党员响应号召迅速集结,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抗击洪灾的主力军。22日凌晨,2名村民家中被淹,眼看着洪水就要漫过膝盖,出口却被大量的泥沙堵死,情势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正在组内巡查灾情的王来宏得知消息后,立即带着另外2名队员前去现场实施救援。由于夜里雨势正猛,随身携带的工具多次滑落,王来宏在紧急关头,不顾自身安危,弓下身子用双手继续深挖。最终在大家齐心努力下,两名受困群众及时脱离险境。“遇到这么大的灾情,党员不上谁上,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党员必须要做好榜样!”面对受灾群众,这位在村工作了30多年的“老书记”说出的朴实话语让人潸然泪下。
大通区上窑镇:防汛一线彰显党员战士本色,让迷彩绿成为堤坝上最亮的风景
党员就是表率,党员就是力量。在大通区上窑镇,一群身着迷彩服的年轻党员坚守在堤坝和围堰上,带头冲在救灾一线,他们很多都是90后的退役军人。坚守岗位、值班值守、巡堤清障,他们和镇、村干部及群众一道保卫堤坝安全。在村子里,他们带领村民自救,清理排水沟渠、上门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引导村民做好防护措施;在田野中,他们认真查看庄稼受灾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做好数据统计;在堤坝上,他们夜以继日,巡防排查,寻找每一处险情……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加上高温暴晒,他们的胳膊上布满了水泡,有的已经溃烂,不时有血水渗出。“这些伤口和水泡就是我的军功章!在我的军旅生涯能参与一次抗洪是很光荣的,再痛也值!”说话的这名00后武警战士也已经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群年轻战士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军人本色,在抗洪救灾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淮南市大通区广大党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深入到灾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最有力举措、最过硬作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吴倩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