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本人在外地开工程机械车,通过胜利村便民服务群得知家乡汛情严重,我于19号赶回家,做为村民志愿者参加抗洪保家园,请村领导批准!”“我是一名在读大学生……”7月20日至今,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胜利村收到多封村民的特殊“请战书”。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淮河水位迅速上涨,防汛形势严峻。潘集区高皇镇是承担防汛任务的重要乡镇之一。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该镇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防汛部署会,完善各堤段防汛预案,制定了行洪区转移方案,数百名镇、村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抗洪一线。
据了解,胜利村的村民不在堤坝下居住,按照上级的要求,防汛救灾的主要任务是驰援汤渔缕堤光明村堤段防汛工作,保卫共同家园。在该村挂职第一书记杨进春、村支部书记段辉传、村主任段靠传的带领下,村里10余名党员主动请战,要求上堤参加防汛工作。高皇镇胜利村老党员、在读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心系家乡灾情,也积极投身防汛救灾第一线。年近七旬的老党员程东洲不顾危险,积极申请参战,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抗洪抢险经验丰富,所以更有责任参加防汛工作,继续发挥余热!”黄山学院在读大学生段渝申,在外务工人员陈礼、程磊、王辉在得知家乡汛情后,立即赶回家乡递交了“请战书”,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抗洪志愿者队伍。
在镇村的统一安排下,他们防汛值守、巡堤排险、砍青除障、加固堤坝……24小时守护在防汛一线上,雨水混着汗水,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没说一句苦和累。
“做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有责任为家乡的防汛救灾出一份力,洪水不退,我们不撤!”大学生段渝申抹了抹脸上的汗水笑着说,未脱稚气的青春脸庞,眼神里充满坚定和执着。
谭敏 廖宏光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