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塘东村积极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激发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提高扶贫对象脱贫质量。
今年刚过40岁的关友林是贺疃镇塘东村村民,2017年因患淋巴结癌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部分外债,生活陷入困境。2018年,镇村及时把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为她一家4口申报了低保。2019年,镇村帮助她家申报自主发展项目,积极协调将她家的6亩承包地调换到靠近水源的地方,利于她家发展稻田养虾,并联系了镇农技人员定期上门指导。一系列的帮扶措施,使关友林可以很方便在家带孩子、管理虾塘,关友林的丈夫也能安心外出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让她坚定了生活信心,也鼓足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去年政府补贴了8000块钱给俺家养虾,加上丈夫打工和其他收入,去年一年就收入4万元左右。今年政府又给俺们6000元补贴,虾塘也扩大了6亩,估计今年收入能在60000块钱左右。有了政府的这些好政策和镇里村里的帮扶,俺一家子脱贫致富不是问题”。关友林满怀信心地说。
塘东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结构单一。近几年来,塘东村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肥沃、粮草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粮种植和生态养殖。结合贫困户自身条件,精准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羊、肉牛、水产等特色养殖,并帮助他们申请产业项目发展资金、提供系列服务,极大调动了贫困户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目前,全村已有15户贫困户实施自主发展产业。同时,塘东村还积极联系协调,设法帮助了26名贫困劳力务工创收。通过多种措施有效推进,塘东村村容村貌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贫困户实现了家家都有稳定收入。截至2019年底,全村54户170名贫困户,有52户165人顺利脱贫,贫困户自主发展积极性越发高涨。
贺疃镇塘东村党总支书记刘全坤告诉记者,为促进今年塘东村8户自主发展贫困户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塘东村立足于大力发展优质粮和瓜果菜,建基地、打品牌、拓市场,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潘士清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