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淮南市寿县茶庵镇在文明实践活动中,立足乡村实际,从移风易俗入手,破解困扰农村群众多年的“人情债”问题。
4月27日下午,茶庵镇精神村文明实践站农业发展支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老党员杨会全、唐思贤、张永勤等人一直就对红白事大操大办看不惯,听说支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他们早早就赶到会场参加宣讲并现身说法。杨会全说,这几些年被人情往复折腾的够呛,住在一个村,只要有红白喜事都要到场,你来200元我回400块钱,不断加码,水涨船高,折腾来折腾去都浪费在没必要的开支上,常年被“人情债”拖累,所以坚决拥护移风易俗。
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是农村办喜事的高峰期,茶庵镇文明实践所提前对全镇准备办喜事的家庭进行仔细摸排,村干部分片、分户包保,提前介入,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的倡议,打好不大操大办的“预防针”,让办事家庭从思想上理解、在行动上配合。
精神村庙东组杨善军家因疫情影响,把孩子的婚期从正月初六延迟到五月一日,村包组干部掌握信息后登门宣传,耐心解读移风易俗告知书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并和杨善军家签订承诺书,提前浇足不大操大办的“定根水”。
通过当地文明实践站所不断开展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茶庵镇目前孩子升学、房屋落成、乔迁新居、宝宝周岁,以及增添二孩等都已不再办酒席。白事办酒席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三天、五七和七月半”操办酒席的习俗均已取消。
祝永忠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