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早上不到7:00,教师就陆续到校,按照学校的开学方案,所有教师各就各位等待学生的到来。7:20分,已有学生陆续错峰错时来到校门口,间隔一米排好队,耐心等待老师检查健康登记卡、承诺书,有序测温、手消毒。学生沿专线列队向教学楼走去,每个入口都有老师看守,学生有距离、有秩序、安全地进入教室。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这是4月27日早晨,记者在淮南市大通区第一小学看到的疫情后开学第一天的场景,一切尽然有序,校园充满勃勃生机。
经历漫长而特殊的假期后,4月27日,大通区25所中小学的初一年级和小学四至六年级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开学第一天,返校学生数达4700多人。
大通区周密部署,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络,严格按照“一校一案”方案要求,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学生返校复学保驾护航。
筑牢防线,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大通区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求各校园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开学工作方案,切实做到“一校一案”。成立7个督查组,对辖区内中小学(园)校等进行细致督查,督查学校师生防疫排查情况、“两案十制”制定情况、线上教学等资料情况,实地观看校门口安全测温操作流程、健康观察室的布置、防疫物资储备、班级防护设施、学校校园环境卫生及学生洗手设施安装情况等,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进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实名登记。加强防疫知识宣传。通过网站、QQ、微信、张贴宣传资料、收看线上视频等形式,向全区各校(园)及时传达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通知、文件及疫情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覆盖学生、家长3万余人。该区要求备好开学第一课,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学校以疫情为主题,把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开学第一课。
多管齐下,确保线上教学不掉队
及时指导,提升双师课堂效果。该区及时制定发布关于线上教学教研的工作意见,对线上教学教研、课后答疑辅导、加强家校沟通等做出具体要求。一人一案,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及时制定出台《大通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开学延迟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先后两次对学生家庭实施线上学习条件情况进行摸排。对不具备收看“在线课堂”条件的学生,切实做到“一校一案”“一生一策”。随时督促,提升线上教学质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由基教科、教研室等随时抽查各校线上教学开展情况,线下利用该区教体局机关督查组及督学队伍,以“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抽查,对发现的好做法全区推广学习,存在的问题限时提交整改措施。
联防联控,保证学生安全返校
该区召开全区返校复学工作会议,对学生返校复学各项准备工作进行部署,联合卫健、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交警等部门多次对各中学高三、初三返校工作方案和区属学校初一、初二,小学四至六年级返校工作方案进行审核并实地查验,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问题不整改到位不开学。对所有教职工及学生近14天以来的健康状况及活动轨迹进行摸排,一人一档。该区政府兜底,物资储备多元化。通过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调拨、区教体局和学校购买、社会捐赠等方式,目前共准备口罩8.2万只,额温枪310支,水银温度计453支,一次性手套6696副,隔离服333套,75%酒精近882斤,洗手液916瓶,84消毒液1685斤。目前初中及小学四至六年级所缺防疫物质已储备到位。邀请大通区防疫站专业人员对全区各校园进行新冠肺炎防控技能一级培训,各校自行组织二级和三级培训,覆盖全体教职工。协调区卫健委为全区所有中小学及民办中职配备疫情防控指导员,指导学校对返校方案进行反复推演和应急演练,模拟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处置方法。该区教体局采取包保制,全体工作人员每人包保一所学校,督促各校认真做好学生复学返校各项准备工作。
潘雪洁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