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今年以来,中煤新集公司培训中心将疫情防控放在重要位置为抓,同时围绕公司“巩固保安提质创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题,依托公司培训教育平台,创新培训管理,强化师资建设,大力推行“精准培训”,充分利用“互联网+”,很好地实现了停工不停学。
坚持“两手抓”,疫情期间培训工作“不掉队”。根据省应急管理厅及市应急管理局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安全生产集中培训、考试考核和证件发放工作,试行开展安全生产网络公益培训。按上级部门要求,中煤新集培训中心在严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为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安全培训工作,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培训中心采取网络办公,通过OA、微信群方式对网络培训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指示,暂停任何形式的集中培训,鼓励各单位拓宽培训渠道,采用信息化、网络培训等方式进行,依托上级部门推荐的中安云教育、链工宝、安宝网3家安全生产网络学习平台,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掉队”。
创新培训管理,深入推行“互联网+”培训。培训中心强化培训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培训教育平台功能,创新方式,加强培训档案管理,深入推行“互联网+”培训。培训中心通过OA邮箱和微信群等方式,对培训教育平台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单位对公司采、掘、机、运、通等各岗位职工安全培训“一人一档”信息全部录入上传到培训教育平台中。截止3月底,共完成“一人一档”信息采集、录入、上传14386人次,完成率达97%。此外,平台还对证件即将到期的职工设置系统预警提示,依托培训教育平台,不但减少纸质版材料的生成及人、财、物的投入,改变以往培训工作中手工操作、人工管理存在的随意性、模糊性等不足,而且通过量化计分、实时智能分析、自动提醒服务等手段,有效实现了培训工作管理的精确化、智能化和科学化。
疫情期间抓内训,全面提升实操“战斗力”。不断提高职工实操技能是确保安全、提质增效的有力措施,而公司实训基地则是员工实操培训的重要载体。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无法对学员开展实操培训工作,但培训中心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依托虚拟仿真实训设备,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练兵,内强素质,强化实操培训,共开展11大特殊工种实操培训12场次,极大程度地提升实操教师“战斗力”。为进一步抓实实操培训考核评估工作,培训中心实训科制定相配套的考核效果评估机制,为实现员工实操技能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雨绸缪,逐步树立全员“大考核”理念。中煤新集培训教育平台于2019 年底上线投入使用,在试运行期间,系统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培训教育需求。为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员工素质提升考核工作的影响,一季度,培训中心未雨绸缪,对安全生产、机电运输、人力资源、党群政工等20项业务考核题库分配提出具体要求,更新题库达3100道,依托培训教育平台,计划4月份对副主管以上人员及公司机关全体员工开展素质提升考核工作。下一步,本着全员覆盖、精准考核原则,还将依托平台,推行全员素质提升考核,逐步树立全员“大考核”理念,实施以考促学。
分步实施,大力推行精准培训。“精准”是各类专项培训的核心。2020年,本着培养一批堪当安全发展重任、善于化解重大系统风险、勇于破解重大技术难题的优秀人才为原则,探索建立健全“选准、育强、激活”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从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对象的确定等,均体现“差别化”“个性化”,达到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级和不同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教育课程,杜绝一切形式主义的培训,将“精准”落实到培训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升培训教育质量。一季度,培训中心对2020年公司专项培训重点项目进行梳理统计,共3大类29项,已纳入到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分步实施。
培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培训是软实力,也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公司培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培训”原则,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完善体制、机制,逐步强化“大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教育工作逐步转向自我管理、自行组织、自选内容,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培训教育工作渐入佳境,逐步走深走实。
代宜喜 刘争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