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全面推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和覆盖率,确保夏粮丰产丰收。截至4月16日,该区已完成防治面积约7.77万亩,已防治覆盖率达58.2%,统防统治面积达2.18万亩。
组织领导到位。为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该区成立区级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区管委把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纳入全区当前农业生产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周通报制度,实行区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包组,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宣传发动到位。充分利用宣传单、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印发《毛集农情》《致全区农民朋友小麦赤霉病防治一封信》等各种宣传材料2万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资金保障到位。该区财政筹措资金100万元用于采购赤霉病防治药剂、器械服务和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作业补助等,保障防控工作地开展。
物资储备到位。据初步统计,该区农资经营门市部、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储备各类农药39吨,能够满足全区防治小麦赤霉病用药的需求。
防控措施到位。该区农技部门增加病虫调查频次,及时掌握不同区域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信息,适时组织农民开展用药预防,重点推广运用小麦赤霉病“一喷三防”预防控制技术。
技术服务到位。成立3个区级防控技术指导组,深入到田间地头,针对田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每村成立一支由20人以上的专业防控服务队,为外出务工、贫困户实施帮扶防控,确保不漏一户一亩。
王传俊 王维标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