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农技服务难题,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创新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群众合理做好疫情和小麦病害“双防控”。
家住寿县茶庵镇胡圩村的李言国2019年和朋友合伙流转当地6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当前正值小麦病害防治关键时期,李言国本以为疫情防控任务繁重,农技人员无暇顾及他们的田间管理,面对逐渐蔓延的小麦病害一筹莫展,在村干部的提醒下,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镇农技站打了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20分钟,镇里的农技科普志愿者就赶到他家里指导农业生产,及时帮助他解决了问题。
这些科普志愿者都是来自茶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增强小麦赤霉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做到小麦赤霉病防控和疫情防控同步开展,茶庵镇科普志愿服务队创新服务方式,“自编自唱”了“三步曲”,为实现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疫情防控关键期间唱好空中课堂曲。疫情防控关键期间,要求少集聚,该镇科普志愿服务队就利用各村无线广播开设“空中农技课堂”,通过广播,广泛宣传小麦田间管理要点、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村民管好自家在田作物。
二是疫情防控稳定期间唱好示范带动曲。疫情逐步向好发展,复工复产的后,镇科普志愿服务队又深入到种田大户家中、田间地头,针对小麦长势,现场制定病害防控方案。通过大户带头示范作用,辐射周边群众,实现联防联控的全覆盖。
三是疫情防控解封期间唱好群防群治曲。疫情解封后,服务队及时联系邀请县农技专家,组织全镇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开展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集中培训,通过现场讲解、释疑和无人机喷防,让全镇百姓提高了病害防控的思想认识和科学防控的要领。
截止目前,全镇5.97万亩小麦长势良好,上万亩小麦已经科学实施“一喷三防”,“三步曲”防治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
祝永忠 顾海涛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 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