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连日来,淮南市潘集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抢抓农时,加强小麦等在地作物管理,为午季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近段时间天气晴好,要抓紧时机防治小麦纹枯病,同时要兼顾小麦蚜虫和红蜘蛛病防治。建议每亩地用24%的噻呋酰胺30毫升,或者用10%的己唑醇40毫升、12.5%烯唑醇40到50克都可以,再加20%的阿维高氯40毫升,进行混合喷雾,都可以进行防治。”这几天,在潘集区贺疃镇陈倪村种植大户杨树林的麦田里,贺疃镇农机站站长李德福,现场为杨树林讲解小麦病虫害科学防治要点。
“多亏了农技人员来给我们指导,眼下小麦长势良好,再加上好好管理,午季一定能有好收成。”杨树林高兴地说。
近期气温不断回升,小麦生长进入拔节期,小麦的纹枯病、红蜘蛛和蚜虫的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针对这种情况,潘集区农业部门及时抽调80多名农技人员,分片包村,在指导农民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重点地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户提供科学的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小麦病虫害和各类果树的修枝打岔等田管工作。同时,积极组织调运种子、农药、肥料,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强的物资保障,做到防疫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截至3月10日,全区已完成小麦纹枯病和小麦蚜虫、红蜘蛛病虫害防治20万亩,完成移栽酥瓜、西瓜等瓜果类23000亩,种植各类早春蔬菜11500亩,为实现午季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潘士清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吴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