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岁末年冬,初雪翩然而至。为了深入了解一年来合肥市肥东县养老事业的发展现状,真切感受“十三五”期间全县乃至全市养老事业所取得成效,进而为“十四五”规划传递“政协声音”。12月14日下午,市政协养老事业专题采访组深入肥东县包公镇、牌坊乡等地养老服务中心,带着对养老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个特征鲜明的试题,现场解题探究,县养老服务中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周海欧随同前往。
“我们这里一共有147名老人接受服务管理,通过在院内建设智慧化信息平台管理,实现了老人生活起居全天候监管,其中,我们还引入了社会化力量参与管理,社会化养老机制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难题,由于这项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无论是生活材料的供给、老人对社会引入机构的接受程度,社会化运营期间管理服务的评估等层面,都还存在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兼容的课题。此外,由于我镇的养老中心早在2010年度就被评为全国优秀养老院,我们在硬件设施投入上都是严格按照高质量、高标准、高规格来认真对待,所有房间安装了空调、电子呼叫设备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100%解决了老人冬暖夏凉、紧急救助、生活照料等难题,老人生活水平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采访老人智慧化养老平台、生活环境区、老人娱乐室、健身房、辅助性洗浴房、就餐中心等硬件投入场所之后,负责养老中心管理的包公镇民政所长崔燕军接受现场采访,就中心发展现状和为了打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采访完包公镇养老服务中心之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驱车来到合肥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肥东县牌坊乡养老中心,就该中心后勤保障、医疗守护、特护区建设进行实地拍摄,随着一组组镜头进入广角镜,在这里生活的老人们享受特困供养的一个个剪影真是地反映到记者的脑海里:“生活物资保障十分充盈,落实疫情管控要求高,特困区建设与老人医疗救助相得益彰,为老人提供了全天候无微不至的关照,尤其是智慧化平台建设更让老人的生活轨迹一目了然,这是在养老事业发展历史上一次全景式质量提升,值得社会普遍关注,作为市政协和民盟提出的养老课题,通过真实再现肥东县养老群体生活的现状,可以为十四五政协参政议政提供第一手资料,谢谢你们的辛勤付出”,采访完毕,记者们一边就拍摄题材进行交流,一边对该县养老事业长足发展给予点赞。
(高桢 周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