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一年来,合肥市肥东县民政局将社会救助为内容的四项审批权限,通过试点下放乡镇进行审核审批,进而缩短了申请时间,拉近了干群距离。从该局财审科公开公示的资金数据和低保中心利用政务平台和民生网站公示的名单了解到,审批权限自3月份下放乡镇,全县20个乡镇(园区)已有766名贫困群众被纳入城乡低保对象。“这些兄弟姐妹也将和我们一道,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阔步向前”,在由县民政局主办的2020年度全县社会救助业务培训班第二期会议上,来自该县包公镇民政所负责人崔燕军说。
财政兜底,助推社会救助均衡发展。该局健全“救急难”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和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实现“社会救助受理服务中心”乡镇、开发园区全覆盖。其中,由乡镇审核审批766名享受低保待遇城乡居民直接受惠。全县全年累计发放在册城乡低保17268户28635人低保金19194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救助847人次,全年临时救助近100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约210万元。
财政资金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彰显公平。为增强财政拨付的精准性和到位率,该局采取引入第三方监督的方式,对全县低保信息被救助的766名对象住房、用车、子女等情况进行入户核对,确保提供信息正确,同时,会同低保中心、稽核中心等部门,采取联合行动,共全县实施信息进行核对,发布预警信息18562条。抓好企业法人信息、个体户信息、住房公积金登记信息、车辆信息、户籍信息、社保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银行信息和民政信息等信息汇总比对,为财政精准救助与精准扶贫提供依据。
加大业务培训,提高全员质量为资金把住关口。本着为困难群众“办实事,重服务”的理念,通过规范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提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结合肥东县社会救助工作现状,狠抓社会救助各项业务培训、落实“六保”政策任务分解、夯实基础工程、提升整体水平。据了解,从年初实施的社会救助四项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围绕提标增效,766名由乡镇审核审批的低保对象全部“验收合格”。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农村低保物价补贴资金2484.24万元。
财政资金持续发力,兜底保障“活水丰盈”。该局以政策宣传为先导,,积极发动335名社会救助专干深入766名对象家中宣讲解民生工程政策,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坚持财政拨付制度保障,常年落实公开公示,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766名对象做到一人一档,提高到位到位资金的准确率和覆盖率,做到不重不漏,应保尽保。
(高桢 刘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