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2020年来,肥东县民政局有效运用教育培训、评估核查、帮扶提升、平台对接、预防返贫预警、阳光公开六项机制,开足马力实施低保专项治理,筑牢脱贫兜底线。
强化政策宣传教育培训中抓素质。出台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时限。每年组织2次对民政专干从申请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一系列程序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立展台和媒体宣传等,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估审核中抓整改。对全县社会救助四项审批权下放试点以来,全县20个乡镇(园区)审批的766户城乡低保对象,采取“一看、二走、三核”等方式检查低保政策执行到位、低保保障精准、低保金足额发放等情况。同时,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了全面排查。重点解决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脱保”、“漏保”问题,排查全县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保障情况。
对接平台衔接动态管理中抓精准。加强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动态监测,与县扶贫办建立信息对接机制,做好低保数据和扶贫数据动态信息衔接,立足“托底线”,发挥低保核对大数据平台作用,对接公安、人社、住房、税务、民政等数据信息,开展申请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经济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进行信息核对。对接县殡仪馆对死亡数据和低保数据进行信息比对,将死亡人员信息反馈至各乡镇进行核销,避免社会救助资金死亡冒领现象发生。
落实进村入户帮扶提升中抓规范。重点对“四户一体”,即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重残户和生活困难群体进行逐户走访,发现符合保障条件的,及时按照低保申报程序进行受理,纳入保障范畴;对符合临时救助政策的,第一时间给予临时救助。同时,结对包公镇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实际工作中抓业务提升。
完善贫困人口预警监测中抓先机。扎实开展致贫风险对象信息比对和摸排核查,特别是密切关注因疫、因灾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状况,将未脱贫和返贫致贫高风险人群、低收入困难人群以及潜在救助对象等贫困边缘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严把小微权力阳光公开中抓公正。狠抓低保公开公示,每月将全县的低保、特困人员信息在县政府政务公开平台和县民生网站公开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同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各乡镇、社区借助县政务“小微权力”平台定期公示低保信息,落实“阳光村务”微权监督平台公示,定期反馈随机抽查2-3个村(社区)公示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高桢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