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牢固树立招商引资理念,中铁合肥轨道交通和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南高科、中盈高科和迪信通高端智能制造、协鑫再生晶元、易芯电子硅片、海辰药业、普华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质项目顺利落户。2019年列入“中国制造2025”亿元以上49个重点项目,均已按计划开工建设,其中中聚合臣、广源科技、金阳环保、精度光学、新希望乳业等重点项目,均已进入投产或试运行阶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日趋壮大。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组织企业申报进入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数160个,引导和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58个,计划总投资268亿元,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74.7亿元,同比增长18.4%,完成市考核目标163亿元的107.2%。
实施技术创新培育滚动计划,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和指导企业创造条件进入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巍华智能等9家工业企业,被新评为2019年度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艾普拉斯等5家企业,被新评为2019年度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肥东县已建成获得批复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2家,累计76家。综合运用示范企业奖励配套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品牌质量。荣电实业等12家企业,被新评为市级品牌示范企业中心,累计42家;丰海起重等8家工业设计中心,新评为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建成38家,其中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为3家和35家;获得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29家,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被评为省级创业基地,进入合肥市两创产品目录15家企业,计29个产品。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结构优化,助力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为契机,积极推动智能化改造“万千百”创新工程和“万家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促进企业信息化从基础应用、单项应用向集成应用、创新应用、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中支撑作用,引领肥东县制造方式的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9年,全县共有5家“智能工厂”和62个“数字化车间”获得市级认定,1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9家企业获省级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创新产品认证,6家企业获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认证,4家企业获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称号,合肥市“万企上云”计划中,已成功培育上云企业达71户,成功完成主城区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一期、二期工程,实现了五大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全覆盖。
加大工业园区基础建设投入,打造肥东经济开发区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两大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完善各项服务保障,使园区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新建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和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改建污水管网200余公里,铺设燃气管道近300公里,初步形成以肥东经济开发区为聚集地的农副食品加工和机械产业基地,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聚集地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基地,两个园区累计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34户。加强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目前,入驻第三方服务公司19家,对接签约县内各中小企业216家。加快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建立合肥荣电智能小家电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中盐红四方“众销”服务平台2个,与大连亿达开展合作建设软件产业园,与安徽路网公司、网龙公司共建长临河科创小镇、合肥撮镇VR小镇、华夏幸福机器人小镇等产业平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王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