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近年来,合肥市肥东县举全县之力,把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两年来,累计完成投资5.23亿元,目前一期3400亩试验工程和二期1标段705亩多水田湿地修复工程已建成,二期2标2565亩,二期3标5400亩多水田湿地修复工程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中。项目地已逐渐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已建成的二期1标段多水田湿地,水草茂盛,鱼虾游弋,鸟类多样性显著增加。如今,十八联圩湿地生态美景逐渐显现,项目地已逐渐形成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十八联圩湿地修复项目自2018年启动建设,预计2021年底完成建设,至2025年建设养管维护期结束,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十八联圩湿地系统碳汇平衡状态;为保护巢湖、改善其生态系统结构,大力提升环巢湖区域环境承载力发挥重要作用。工程修复后项目区植物品种可丰富24种,鸟类品种可增加47种。项目建成后将逐步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长久的社会效益。项目作为巢湖流域超标准洪水前置库,将增加蓄洪能力1亿立方米。
提高站位加强领导
2018年肥东县组织开展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建设以来,根据项目特征加强管理力度,从县重点中心、自规局、水务局、长临河镇、环保局供电公司、东投公司等各职能部门抽取精干力量组建“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项目建设管理局”服务湿地建设,保障从项目前期开展到乡镇环境保障各环节有专人对接开展工作。
统筹规划多头并举
项目在推进一期、二期建设的同时同步开展三期工程、四期工程的立项等前期工作,争取三期四期项目尽快建设,并深化五期设计方案构建十八联圩湿地系统。目前已完成一期3400亩试验工程和二期1标段705亩多水田湿地修复工程;二期2标2565亩,二期3标5400亩已于2019年12月开工;三期6493亩正在进行深化设计。四期工程、五期工程正开展前期工作。
提高项目整体推进效率
该项目采取“工程与研究”并举的管理模式,建设之初就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设计团队和咨询机构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并在项目区域做了多次本底调查和情况摸底,通过前期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为项目运作提供了详实的调查研究数据,也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推进效率。
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十八联圩湿地作为南淝河旁路净化系统,湿地进水原则上利用现有的涵闸自引南淝河河水为主。南淝河侧现有6座引水涵闸,考虑姚埠圩排涝站断面以下水体受巢湖水顶托回灌影响,湿地引水以姚埠圩排涝站以北的进水闸为主。
肥东县综合考虑十八联圩湿地水系、水质、水深及水环境状况,兼顾水质提升的效率设计,将十八联圩湿地设计为六个区域,包括:西部湿地净化区、中部湿地生态区、中东部湿地恢复区、西南部湿地净化区(一期工程)、东南部湿地恢复区。项目进水经宽广的河道及沉淀塘等初步沉淀后,经多田湿地包括藻类田、水生动物田、沉水植物田、浮叶植物田、渗滤堰、挺水植物田等多种水位的水田,营造不同的微生境,净化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最后通过中部的湖泊湿地区净化提升后排入南淝河。
(王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