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阅读就是关注教育的未来,读书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前提,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合肥市庐阳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在今年暑假开展了主题为“阅读人生,智慧育人”的读书活动,希望全体语文老师能利用假期在阅读中不断进行素养的沉积和思维的碰撞,让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放假初期,语文教研组提前制定阅读方案,并向老师们推荐了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的书——《笔走课堂》和《失而复得》。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阅读,老师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
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
知识的掌握就像巧妇那样,随时能从衣柜里把所有家人不同季节的衣服拿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形成长期记忆,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立新主任的《笔走课堂》时,老师们也尝试用思维导图消化文中精髓,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朗读饱含深情,积蓄前行之力
“鲜花以其色彩构成斑斓。果树以其果实奉献着甘甜。樟树不以花色,不以果实,它通体蕴含着香气,不经意间一展风采。”在立新主任隽永含蓄的笔墨中,我们沐浴樟树之清香,体悟生命之本源。
《樟树之乡》 《素描山林》中让老师们看到在生活中每一个迷茫的瞬间,伏下身躯,驻足聆听,以谦卑之态亲近泥土的芳芳,感受那通体透香的生命之蓬勃的力量。积蓄一切前行的动力,不等待,不期盼,但在未来某一个瞬间,必将不经意间一展风采。
借助读书笔记,体味别样人生
立新主任用不紧不慢、始终如一的叙事,在课堂中游走,于生活中穿行,老师们在她真实的文字中学习到课堂上的精髓,感悟到彼时那惊涛骇浪的人生。
无论是《笔走课堂》,还是《失而复得》都让老师们在阅读中领悟到了真谛,教学中的困惑得到了开解,生活中的困难找到共鸣。书籍就像一位朋友,坐在身旁,陪伴左右,一路指引,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