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全面推进夕阳产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合肥市肥东县坚持从基础工程入手,有序兼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均衡发展,通过试点推广等五路共进模式,推动全县养老工作逐步迈进稳妥、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是创新发展推进公办民营。创新发展社会福利机构和推进公办民营。不断引入社会养老资本介入。截止目前,已引进和建成4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可收住老人1600人,在建社会办养老机构2家,设置床位约600张;不断推进公办民营。全县已有11所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由具备医养结合资质、规模化品牌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介入进行社会化托管,大大提升了养护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养老机构特护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保障水平,满足失能失智特困供养老年人集中养护需求,对全县乡镇特困供养机构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对22家养老机构“特护区”及护理型床位投资建设,并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签约率达100%;
三是强化与卫生部门的协调合作。政府在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等方面出台更多激励政策,完善医疗参与保障制度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充分利用县级医疗资源开展养老服务,通过各级各类医院积极参与养老建设,推进“院院融合”协议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筑、共赢,通过社区为依托,医养结合走进机构,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四是扎实推进县级养老护理院建设。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依托店埠镇养老服务中心(原敬老院),建设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综合性养老机构,优先满足辖区内所有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专业照护需求。改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改善设施条件,在满足特困供养对象需求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着力推进农村社区“一区一所”养老服务大院建设,根据服务半径和就近就便原则,建设农村居家养老互助站点。
五是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宽带城市、智慧肥东”建设,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和养老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全县统一的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完善养老服务数据库及其分析决策功能。加快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融合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养老服务设施查询、行业组织监管等功能。按照企业投资、自负盈亏、市场运作、良性竞争的发展思路,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以信息化促进养老服务能力提升。
(高桢 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