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为进一步夯实合肥市肥东县城乡社区重点治理,县民政局坚持“五指合力”,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城乡社区重点治理水平。
有序推进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建设。今年(2019年——2020年),全县共有16个社区参加第二批合肥市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有9家建设任务已完成,提交了验收申请,3家主体工程完成,正在进行装修扫尾,4家按照序时进度施工建设有序推进,预计9月底前全部完成。据悉,第三批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站)达标工程建设已进入规划阶段。
强化村规民约体检、修订,确保覆盖率和执行率双百。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县开展乡村治理试点和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通过巡回督查指导、进展信息发布、优秀案例展播等途径,将村规民约制订(修订)工作落到实处。截止3月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制订(修订)基本实现全覆盖,6个社区参加省、市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评选。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制定(修订)工作档案资料报备工作制,有效巩固全县社区村规民约覆盖率和执行率两个100%工作成果。
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带动全县乡村治理水平整体提升。继续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积极探索形成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三会议事机制”。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协同,将“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 与“包公家宴”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桥头集镇竹塘、石塘镇龙城、浮槎、包公镇包公等4个社区为试点,推进“三馆四堂”(“主题文化馆”、“乡风文明馆”、“村史村情馆”;“道德讲堂”、“文化礼堂”、“村民议事堂”和“包公家宴大食堂”)建设,促进“三会议事”工作机制形成。
完善城乡社区工作者待遇,健全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8”文件精神,扎实构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印发《肥东县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从社区工作者职责、配备方式、待遇保障、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建立全县社区工作者“四级十二档”岗位等级体系。全县302名社区工作人员相关待遇及时拨付,保障力增强。
统筹整合资源,村(社区)调整合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县于4月至5月实施了新一轮村(社区)调整合并,涉及188个村(社区),共减少93个村(社区),调整合并呈现部署“快、 细、严、稳”特点,实现了既定违纪问题零发生、表决程序零失误、群体越级上访零出现的工作目标。
高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