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连日的强降雨,让合肥市三河镇水位连续突破保证水位和历史最高水位,全镇进入紧急状态。在紧张的抗洪抢险中,一支“娘子军”队伍活跃在三河镇的各个角落。
主动请战,我可以
“青年公寓的同志们立即行动,准备撤离!”19日凌晨2点40分,刚回到宿舍的党政办工作人员刘婷婷收到信息,随即她的电话响起,领导要求她立即通知住在单位宿舍的同事撤离,她匆匆跑出房间,挨个敲响同事房间的门,让大家抓紧时间撤离。
随后,刘婷婷和几位女同事主动要求加入到紧急转移撤离群众的工作中。她们冲进大雨,引导群众有序乘车。她们的细心、耐心成为群众的一颗定心丸,安抚了撤离群众紧张的情绪。从深夜到白天再到深夜,刘婷婷再次坐下休息时已是20日凌晨2点半,在这没有停歇的24小时内,她和同事有序引导发车83车次,统一转移群众3300余人。
保障后勤,我不累
早上五点半,汪秀锦比规定时间提早了半个小时来到镇政府,准备为抗洪一线人员领取早饭:“听说有人低血糖,我早点把早饭送去,他们就能早点吃上。”汪秀锦是物管办的工作人员,她和其他几名同事负责安排抗洪一线的部队官兵、志愿者的食宿。防汛工作开展以来,她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短暂休息四五个小时后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每次送完餐,她的手指头都会被勒得发紫,她却说:“抗洪一线的战士、志愿者们太辛苦了,他们冲在前方保护我们的安全,我就想让他们快点吃上热乎的饭菜。我每次总是会多送一些餐,看到他们吃得饱,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坚守岗位,我不疼
7月30日是园林办工作人员马静在三河镇坚守的第12天。7月19日凌晨两点多,家住丰乐镇的马静突然接到当地要求撤离的通知,在带着孩子匆忙撤离时,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胳膊上的摔伤尤为严重,去医院缝了9针后,天还未亮,马静已赶到三河镇政府等待工作安排:“我在工作群里看到三河形势很紧张,处处都需要人手,我家离得近,就赶过来增援。”同事们看到马静胳膊上包扎的伤口都很心疼,劝她休息下,她总是说:“哎呀,我这个伤口不疼,不妨碍工作。”说完,又继续清点抗洪物资、逐一登记……物资运转很快,有时候清点完就会立马送去一线,不论何时,马静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对待工作。“这几天几乎每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也没听她说哪里疼或者家里需要帮助。”一起工作的同事十分佩服她的韧劲。
她们是三河镇“娘子军”的缩影。不论是在防汛大堤保障一线人员的后勤,还是在安置点照顾群众的“临时生活”,或是在居民家中帮助转移物品……每一处都能感受到三河镇巾帼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在这场抗洪抢险的“战役”中,“娘子军”们不掉队、勇担当、肯付出,和其他抗洪抢险人员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肩作战,绝不退缩。(王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