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蒋艳玲) 每天早上姚文胜都会开着手扶拖拉机出去收废品,收废品的喇叭吆喝声和拖拉机的车响贯穿在每条姚文胜走过的田间小路上,姚文胜的妻子乔如芳则每天在家里对前一天收回来的废品进行细致的分类,这就是姚文胜夫妻俩每天忙忙碌碌的日常。
教育扶贫送春风 一家两个大学生
姚文胜是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乡甲道社区姚岗村民组的脱贫户,家里共4口人,夫妻俩一直以来都靠回收废品支持整个家庭的开支,但是随着两个孩子长大上学,家里的开支也越来越大,2014年由于市场价格较低、天气较差,姚文胜夫妻俩靠收废品的收入也比往年少了一大半,但是儿子在上大学,女儿也快高中毕业,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开支难倒了夫妻俩。村两委为了帮助姚文胜一家渡过难关,将他们一家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个孩子在教育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免除了学杂费,并享受雨露计划、教育资助、国家助学金等教育扶贫政策的支持,姚文胜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在村子里出了名。
姚文胜的儿子姚国庆本科就读于上海海事大学,现在上海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每次说起儿子,夫妻俩的脸上都满是自豪。姚国庆说:“原先本科时没有教育扶贫的帮助,我就想毕业后就直接工作为父母减轻负担,但是2014年村里帮我们一家评为贫困户,我和妹妹上学的开支减少了很多,父母也轻松了许多,我就想还是要继续深造,考上研究生多学点东西将来回报政府。”姚国庆的妹妹现在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就读大二,平常的生活费开支都是哥哥在学校勤工俭学出去兼职挣来的,每月按时打到卡上。乔如芳说:“他哥哥是个男孩子,平常在学校没事就出去做做兼职,现在还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公司,小女孩出去做兼职我总不放心,妹妹的生活费平常都是哥哥负责的,这两个孩子都听话,给我俩省了不少心。”
废品能变“宝” 勤劳来脱贫
姚文胜每天早出晚归在村里收废品,乔如芳则每天在家将塑料、废铁、纸箱等废品收回来后进行细致分类,定期就会有不同的厂家来回收。乔如芳说:“我们两口子不会开车,每天只能开拖拉机将废品拉回来进行分类,我们收废品已经十几年了,有几个固定联系的塑料厂、钢铁厂一到时间他们就会开车来将废品拉走,收入稳定的话每年收入5、6万没有问题。”
村两委看乔如芳家的院子宽敞的很,就鼓励乔如芳也发展养殖业在院子里养些鸡,从18年开始姚文胜家已经连续三年申报养鸡产业,今年又养了200多只鸡,一个个小鸡仔活蹦乱跳、叽叽喳喳很是热闹。姚文胜说:“村里不仅鼓励我们家养鸡,还带我家属去参加养殖业技能培训,有段时间有几只小鸡生病了,用了养殖技术的专家教的办法,给它们吃药、打针,果然小鸡们都痊愈了。”乔如芳补充道:“每年养鸡还有2000元的产业奖补呢,我的两个孩子能安心在学校深造,我们在家养鸡还有补助,没有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就没有两个孩子的今天,更没有我们家今天的好日子。”
姚文胜夫妻俩只字不识却就教育出两个大学生,他们将废品变为宝贝,用勤劳换来幸福生活。教育扶贫作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帮助罗塘乡许多贫困家庭的贫困学子顺利成长成才,他们借着扶贫政策的春风踏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