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今年以来,肥西县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聚力聚焦牵动性强和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建设。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支持、科技项目申报四种手段,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提质升级,让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发展主导力量。主要以“四种手段”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五个坚持”奋力开拓县域创新未来,努力将肥西打造为“长三角科技赋能首冲区”。
稳步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利用园区平台建设手段,持续跟踪指导肥西经开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桃花镇科创小镇建设,加强宏聚电子信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壮大园区实力;不断提升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水平,引进专业孵化团队入驻桃花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东风资城军民融合孵化基地正式揭牌, 全县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达1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5家;花岗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八小”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大棚面积200亩。
持续开展高企培育。创新主体培育手段,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开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在宣传、培训基础上,结合 “三包三抓”专项行动,深入走访调研企业,聘请专业人员现场审核申报材料,2020年第一批推荐88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二是修订完善2020年促进自主创新政策,增加“创新券”和“高成长性企业认定” 2条政策,鼓励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开展研发活动,鼓励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科技金融支持。上半年,加大“科技贷”业务优惠力度,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爬坡过坎,(“科技贷”给予企业50%利息补贴和0.5%担保费补贴),2月份,组织召开“科技贷”业务推进会,专题就疫情期间加大“科技贷”业务支持力度进行安排和部署,5月份,召开“科技贷”业务座谈会,就进一步加大“科技贷”业务推进力度提出工作要求。疫情发生以来,肥西科技贷共接受120余家企业申请,额度超4亿元,截止目前,已成功为65余家企业放款超2.1亿余元。持续跟踪天使投资基金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深入项目企业调研,发掘天使基金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和效益情况,为下一步天使投资基金工作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加大与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团队对接力度,推介一批新申请天使投资基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开通科技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强化科技项目申报手段,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申报省、市和县本级科技项目。指导利民制药成功获得合肥市第二批新冠肺炎防控应急科技攻关立项(全市仅3家),通过县科技特派员项目给予迈可罗生物、联创生物、西玛科光电每家10万元支持;4月份,推荐县内企业申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其中合肥艾创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获得立项审核通过,获国拨经费50万元(全市仅11家);积极组织合肥市“借转补”项目申报工作,帮助企业对书面材料进行初审,共推荐上报23家。
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发挥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和产业提质增效需求,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力军,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主阵地,明确产业技术创新着力点和突破口,集成创新资源,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高端引领。把工业转型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着力推进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聚焦,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集聚、骨干企业众多、创新能力较强的县域工业体系。
坚持开放融合。科技要发展,项目支撑是关键。坚持扩大招商,突出选优引强,特别是对世界500强和国字号企业、上市公司等,实施重点出击、强化对接,利用临近省城的优势。
坚持依法创新。坚持用法治理念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科技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坚持人才为本,坚持科技为民。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使命,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刘亮、周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