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今年以来,肥东县为紧紧围绕“到2020稳定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这一目标任务,认真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严格规范贫困人口的就医秩序和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切实防止医保脱贫资金不用在刀刃上,确保医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代缴政策,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按规定代缴,今年集中参保期内,共资助贫困人口21935人,代缴参保资金548.37万元。加强与县扶贫等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及时掌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情况,并开通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保的“绿色通道”,对动态新增贫困人口允许中途参保,实行“先登记参保、后补助缴费”,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同时,做好贫困人口身份标识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在医保信息系统中标识率达到100%。
督促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好“一站式”结算机制,确保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待遇全面落实到位。1-5月,全县贫困人口享受综合医保补偿38997人次,综合医保基金补偿3235.5万元,享受政府兜底“351”补偿139人次,资金补偿7.77万元;享受慢性病补充医保“180”补偿16773人次,资金补偿60.84万元。
全面排查贫困人口及贫困边缘人口参保状况,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规范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待遇。完善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鉴定准入管理,定期摸排贫困人口就医情况,及时鉴定发放慢性病卡。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宣传进村入户到人。全面整改问题与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待遇应享尽享。
为精准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救治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定期开展贫困人口慢性病筛查鉴定工作,通过医保信息系统,将贫困人口患者补偿信息导出,对照慢性病门诊56种疾病诊断,对贫困人口补偿信息进行筛查,再与慢性病人员信息库进行数据比对,最终找出符合慢性病鉴定办证条件的未办理人员,最后,将名单发放至各乡镇,通知贫困人口完善资料申请办理。切实做到精准实施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救治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利用报纸、电视、宣传单、网络等多种渠道,采取“进医院、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统一印制集综合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和“180”政策、分级诊疗、负面清单等内容为一体的政策告知单1.1万份,通过村(社区)发放到每户贫困人口手中。印制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海报1000余份,发放到各乡镇和协议医疗机构,张贴在镇、村(社区)宣传栏和人群密集区域。
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为有效防控疫情,减少人员聚集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畅通网络服务渠道,利用安徽政务服务网、“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参保人员异地暂住、务工人员备案以及异地再次转诊备案、特殊病鉴定申请等,提供“不见面”办公。慢性病门诊医疗卡申办,自2月15日起,可通过“合肥医保”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申办。实行慢性病门诊长处方结算,提供门诊带药便利。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参保人员,病情稳定并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且符合长期处方制度规定的,医保支付实行按长期处方结算。参保患者医保门诊慢性病一次处方药量,可在遵循医嘱的条件下延长至3个月。(王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