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可以在家门口巡逻查看秸秆禁烧,当前每月就可以领到500块钱。”三河镇滨锋社区贫困户杨学艾说。杨学艾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实行扶贫公益性岗位后,杨学艾一直参加岗位。2020年,为更好地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脱贫动力,实现“造血”式脱贫,巩固脱贫成效,滨锋社区充分发掘贫困户辅助公益性岗位,全村开发禁烧辅助公益性岗位7个,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助力全村秸秆禁烧工作。
当下正值夏收秸秆禁烧工作热火朝天期间,滨锋社区将扶贫公益性岗位充实到禁烧一线队伍,实行轮班值守禁烧一线的方式,严格落实上级关于秸秆禁烧的精神,在做好禁烧工作的同时,实现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上岗就业。
一是做好禁烧宣传员。辅助公益性岗位人员当好禁烧流动宣传员,深入田间地头、左邻右舍大力宣传国家的禁烧政策,通过辅助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言传身教,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秸秆禁烧的必要性。
二是做好禁烧巡查员。将村辅助公益性岗位人员划片包组,与村民组长一道组织巡查,发现苗头及时报告。
三是做好禁烧服务员。辅助公益性岗位人员,帮助特困供养户和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等家庭收割作物、搬运秸秆,清运垃圾,做好散落在田间地头秸秆的清运工作。
四是做好禁烧模范员。辅助公益性岗位人员带头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管好自家田,种好自家地,抢收抢种,确保自家以及亲属“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滨锋社区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让贫困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务,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增强获得感,提升广大贫困对象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士气,增加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还让贫困群众进一步了解秸秆禁烧、脱贫攻坚等好政策,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取得了扶贫和秸秆禁烧的“双赢”。(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