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肥东这个村有支鲜卑族后人

2020-05-18 21:33:21 来源:   编辑:赵汗青   
凡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肥东县古城镇郑元村,有一千多人姓元,据元氏宗谱记载,他们是鲜卑族后人。明初年,洪武建政,鲜卑族先祖迁至江苏句容。清朝嘉庆年间,因为民间起义众多,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六世祖元正夫妇自江苏句容流落到现今安徽省肥东县古城镇龙山社区郑元村安家,自此在这里繁衍生息。

“元”姓与鲜卑族
元姓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北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黄帝子昌意少子悃,受封北土,黄帝以土得王,北俗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氏。后孝文帝改为元氏。自是拓跋降为庶姓。”另据《北史·魏本纪》、《通志·氏族略》上也有同样的记载。由此可知,北魏的拓跋氏的得姓历史至今已有1600多年。鲜卑族的拓跋部曾经雄峙北方,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传到孝文帝拓跋宏时,崇尚汉族文化,于公元496年下诏改姓为元,迁都洛阳,成为元氏始祖。
历史功绩显赫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在历史上功绩显赫,大力开展汉化改革,废除鲜卑语,穿汉服,迁都河南洛阳,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鼓励鲜卑族和汉族通婚等,增强民了族融合,缓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实力。鲜卑族也在这种汉化改革中逐渐融入到汉族中,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


 


探访郑元村

怀着对这个民族的敬畏之心,记者驱车50多公里路,穿过喧闹的城市,驶往宁静的村庄,穿过历史的烽烟,追寻鲜卑人的足迹。一路上,汽车穿梭在黄绿之间,眼前间隔地飘过一块块形状规则不一的水田,三五个农民正忙着插秧,嫩绿的秧苗在夏日的微风中欢快地舞蹈,路旁高大绿色的白杨树,挥动着粗壮的臂膀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成熟的油菜和麦子,呈现出深黄和浅黄,散发着丰收的气息,很难想象历史上曾经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如今是如何能够过着这样田间耕作的生活,当年那个彪悍的北方游牧民族悄然化作了此地的乡民,在美丽的江淮分水岭上繁衍生息。
还未走进郑元村,便在通往村庄的水泥路旁,看到一块站在绿色屏障前面的石头,上面写着郑元村,沿着水泥路,继续往前行驶大约5分钟,一个充满现代农村气息的村庄便豁然出现在眼前,67岁的元昌余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村里有6个自然村,其中3个自然村的百姓都姓元,自己是鲜卑族第13世后人,目前村里最大的辈分是开字辈,是鲜卑族第12世后人,最小的辈分是德字辈,是鲜卑族第15氏后人。然后,他拿出家里收藏的2013年修的《元氏总谱》,指着谱序告诉记者,元姓的来历及他们这支元姓的发展。接着又领着记者来到祠堂旧址,指着一个废弃的小学,元昌余说道:“这里就是祠堂的旧址,解放后祠堂还办过学校,有30多间房子,有一百多学生,后来人多坐不下了,就把祠堂拆掉了,建了小学,能坐400多学生,我在这里教了40多年的书。”经过历史的变迁,这所学校现在人去室空,闲置下来,在学校的大门上,还依稀可以看到“龙山郑元小学”。


 

看完祠堂遗址,原本显得拘谨的元昌余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非要拉着记者去祖坟上看看,在一个硕大的圆形祖坟前,正面端坐着两头石狮子,威严肃穆,中间立了一个高约3米的石碑,石碑的顶部左边写着“安徽肥东”中间写着“元正碑文”右边写着“元氏始祖”,下面的碑文详细介绍了家族的历史。
郑元村右前方还有一座山,名曰龙山,“以前山高十几米,早上在家都能看到山里的云雾,后来开矿,山也被炸平的了。”沿着一段坡路,爬上这座大“山”,当年开采留下的伤痕还清楚地留在山体上,站在一块巨大的断壁旁,记者感受到了山的伟岸和力量,往下眺望,可以看到两口“水塘”,“左面的是龙山水库,大约有100多亩地大,相传曾经有条小龙住在里面保佑这个村庄,这里一直都是旱涝保收。”元昌余说道,“右面的是当年炸山留下来的大坑,四边都是大石头。”再往上踩着莲花台阶,拾级而上,一座庙宇映入眼帘,香烟缭绕,庙门上苍劲地写着“肥东县龙山寺”,“这里以往是龙山寺,也是一座千年古寺,分外上、中、下三个寺庙,有44间房子,每年3月3龙山庙会,方圆百里的信徒都来敬香,持续一个多月,香火不断。”遗憾的是,也没能在历史的河流中保存下来,现在只在原址附近新建了这间庙宇,穿过一个门头,我们进入庙内,一位老妇人正在虔诚地敬香,见我们来,指着几块倒在地上,靠在墙角的断石,告诉记者:“这是之前龙山寺留下来的,上面有光绪字样。”靠近青色石块,边上一行细细的小字,写着光绪年十四年桃月、皇恩御赐登仕郎……很多字因为年代久远及毁损,已经无从辨认,只留下一些花纹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团结精神有继承
鲜卑族的民俗、遗迹在郑元村,已经无从寻找。但团结互助的精神却在这里得了新生。“我们村里除了元姓,还有十几个姓,但是我们和村里人一直都和睦相处,从未红过脸。另外,今年3月份,我侄子元运竹被评为安徽好人,他在安徽省唯一的多数民族乡——牌坊乡,创立了翠竹家庭农场,带动少数民族人脱贫致富。”元昌余骄傲地告诉记者。元氏族人血脉里流淌的鲜卑族的气质也得了升华,六七十年代,郑元村是安徽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被称为红旗大队,八十年代,元昌华被评为安徽省致富带头人,如今,元运飞被评为第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三十名候选人之一、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英模、安徽省十大政法干警、安徽省首届精神文明十佳。时间可以带走外在的一切,却永远带不走元氏族人代代传承的内在精神。
(彭红玲 唐静)

分享到:

安徽财经网手机版

市场星报公众微信

市场星报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载

栏目新闻
2021-04-21 09:48:46 美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美国文明陷入前
美众议院前议长金里奇:美国文明陷入前所未有危机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4月14日发表题为《美国文明的危机》的文章,作者为美国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文章称,我...[详细]
2021-04-21 09:47:35 风华正茂!活色生香!8张图看粤港澳大
风华正茂!活色生香!8张图看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有多强
风起湾区,十一城市竞扬帆华实相称,支柱产业夯基底正当此时,新兴产业创新颜茂实英声,创新研发秀肌肉活力湾区,上...[详细]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五一假期机票预订火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马洁 记者 祝亮)作为春节后的首个小长假,五一假期点燃了旅客们的出...[详细]
2021-04-21 09:48:54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安徽赛艇 全国冠军赛收获两冠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 ahcaijing com)讯 (记者 江锐)2021年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暨第十四届全运会资格赛(东京...[详细]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花样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传承经典,以诗文浸润童心,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南艳分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课后...[详细]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
“童心向党生,非遗始传承”   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合肥市庆平希望学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