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1971年出生汤永,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执业医师(全科医师)。受父亲是一名老赤脚医生的影响,从小就爱上了医疗这项工作,成为他想当一名医生的梦想。于是初中毕业后,就进入六安卫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1993年卫校毕业后,回到本村从事预防、保健、诊疗工作。2000年肥西县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后,他积极进入村卫生室工作,被安排担任白龙村卫生室站长职务,为村民服务。
情系农村周边百姓
他所工作的村是位于肥西县铭传乡政府所在地最远的一个社区,山路崎岖,管理农村在籍人口3000多人。服务群众是我们应尽的职责,积极地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将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管理。每年配合乡卫生院一起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一次,并汇总分析发现健康异常,及时告之。积极地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认真履约,真正地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晴雨表”。
解群众燃眉疾苦
“花香自有蝴蝶来”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科学合理用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横竖七八十里外患者都来找我就诊。每天早晨天一亮,患者就排着长长的队,按序就诊。他认真地诊治每一位患者,谨慎用药,严格执行操作常规,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每天接诊患者60-70人次,一年门诊接诊患者近3万人次,为需要出诊的患者出诊诊治约2000余人次。由于长期的过度疲劳工作,于是在2014年3月份累倒了,右耳失聪,重度耳鸣,紧接着脱发,从一开始斑秃,继而发展为全秃,头上一缕头发都没有了。去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详细检查,医生说这是过度工作疲劳引起的,必须休息,否则将导致永久性耳鸣,头发也无法再生长。他深知,一旦休息,给身边的患者带来多大的不便呀。于是他带病工作,一边吃药、治疗,一边继续为前来的就诊患者服务。曾在2008年、2011年、2018年3次被县卫生局和卫健委评为“优秀健康卫士”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就这样,25年行医如一日,一如继往地坚持工作,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下雪。上班时还是下班时,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电话始终保持24小时畅通。总感觉到忙,心里充实,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就是大年初一也是如此,更谈不上节假日,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人曾问他,你这没日没夜地干,图的是什么呀?既没有高的收入,又没有良好的政治前途,还承担着相当大的医疗风险,何苦呢?他的回答是,“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救死扶伤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获得了群众声声赞誉是给我最好的礼物。那是在2015年6月12日晚8点,那天整整下了一天的倾盆大雨,76岁周培芝老人早晨烧早餐时,不慎滑倒致右侧下肢不能活动,子女们认为没有大碍,休息几天就会好了,没想到老人晚上突然意识不清,老人儿子黄求茂见此症状急了,立即拨打了他的电话,雨继续下着,由于刮风,下雨影响了通话声音,只听到电话那边传来“我妈不行了”,他顾不及考虑,拿起雨伞,背着出诊箱,步行至2公里外的黄求茂家。山路的崎岖泥泞,倾盆大雨不停地下着,全身湿透的我顾不上自己,直奔老人房间,见老人面色苍白,皮肤湿泠,说话呻吟,他立即给老人诊治,测收缩压80毫米汞柱,舒张压60毫米汞柱,患者处于休克前状态,心音低钝,膀胱高度膨隆达脐下,初步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致疼痛性休克,尿道梗阻,于是立即给予静脉输液,抗休克处理。一边给老人导尿,导出尿液约1500毫升,一边积极地准备车辆,将老人下肢简单制动,护送老人至县中医院。当时接诊的医师王主任说:“老人来的及时,要不然会有生命危险的”。事后,老人在医院做了股骨颈置换术,已康复出院。在防病治病的同时,始终不忘健康宣教,普及健康知识,防治结合。
健康脱贫冲在前
他们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77人,除了建正常的公共卫生管理规范外,还要积极地为贫困户政策解读,宣传,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送药上门,正确地指导就医,贫困户深受感动。2019年,汤永荣获安徽省最美村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一如继往。用自己的技术和热情,帮村民解除病痛,把病人当邻里、当朋友、当亲人,成了当地群众离不开的一名普通村医,就是自己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