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你好,我听你说话好像是安徽人,是吗?”4月9日10:00,在上海港外高桥港区,正在执行港区巡查任务的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执勤五队民警袁应飞忽然听到一位码头工人与他说话,“是的,我是来自安徽池州边检站的支援民警,实打实的安徽人!”“我也是安徽人,你们经常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又是上船又是下船,还要巡查,真的很辛苦,我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作为家乡人我为你点赞,你是好样的!”“谢谢你,有你的点赞和肯定,我觉得我没有给家乡人民和战友们丢脸!”说完这句话,袁应飞加快了步伐,向着下一个巡查点走去。
袁应飞是池州边检站执勤二队民警,现为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执勤五队支援民警,他所在的执勤五队主要担负上海港外高桥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4个泊位以及海通码头的出入境船舶及其载运货物,出入境人员及其携带行李物品的边防检查和监护管理任务,该码头常年停靠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的入境船舶,日均出入境船舶近20艘次,因疫情部分航线受到影响,但目前每日仍有10艘次以上船舶在港作业。境外疫情暴发后,他和战友们就一直坚守在境外疫情输入防控一线,守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关。
袁应飞在4月9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的勤务量比前几天稍多一些,从凌晨12点接班到现在,我和战友已经在岗近10个小时,今天来自疫情重点国家的入境船舶有7艘,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凌晨1点之后靠泊,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风险,今天我又消耗了7套防护服,穿脱每一套防护服就像抱起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小心翼翼又严格有序,这是对自己负责、对船员负责、对口岸安全负责。下半夜的工作有些吃力,凌晨一点、两点、四点和五点各有一艘来自疫情重点国家船舶入境靠泊,完成这样一艘重点船舶的接船、监护和巡查工作大约需要1个小时,工作量和耗时都是平时的两倍多,当完成一艘船舶的入境巡查工作,也顾不得休息,还得立即消杀和脱防护服,等到忙完这些,下艘船又开始准备靠泊,又要穿上新的防护服。凌晨四点,一直忙碌的我有些疲倦,困意阵阵袭来,但经过多次消杀程序,刺鼻的消毒水又让人变得十分清醒,特别是刚才乌克兰籍船长高度评价中国的抗“疫”成果,为我们竖起大拇指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和一名边检民警的光荣与自豪。战“疫”虽苦、无尚光荣,这也是我们驰援上海抗“疫”的8名池州边检民警的共同心声。
当把凌晨五点入境船舶的巡查工作做完,准备离开码头时,袁应飞透过雾蒙蒙的护目镜,发现太阳已从东方升起,他突然想起,去年的这个时候他和爱人刚结完婚、正幸福地在厦门度着蜜月,此时的东海之滨与去年南海之域,太阳的光芒是那样的相似,看起来是那么的静谧和温暖,让人陶醉,他相信,冬天已过去,春天已来,战胜疫情之时就是他向家乡人民和家人报喜之日。
通讯员:陈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