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春回大地,芳草萋萋。眼下,肥西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处处生机盎然,田间春耕、工地复工、企业复产、水利兴修……一片繁忙景象。
日前,记者来到淠河下游的肥西县官亭镇余店村,现场正在进行干渠施工,挖土机、人工轮番上阵,大家正在抢抓春天的有利时机,加快水利兴修,打通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
别看余店村位于淠河下游,看似水利条件得天独厚,然而附近农田却很难用上淠河水,农田灌溉也一直是村民的烦心事。“村里好几个村民组用水都很难,灌溉都要三级提水,每家每户都有三根水泵,一级一级打水灌溉,耽误时间,麻烦的很。”余店村委会主任赵德新告诉记者,正在硬化的干渠总长3.16公里,过去,由于杂草丛生造成渠道淤堵,水流不畅。去年年底,余店村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开始兴修农田水利,清淤除草,硬化渠道,下大力气升级改造农田水利设施。
“之前受疫情影响,耽误了一点时间,自3月初复工后,我们上足人工和机械,开足马力干,争取在5月前竣工,不耽误村民的春季农田灌溉。”现场施工负责人王华兵介绍道。
一旁的赵德新笑着说道,“现在老百姓都盼着这个干渠快点修好,这样春季灌溉就可以直接放淠河的水了。”据他介绍,余店片区的干渠修好后能够满足周边2200亩农田灌溉用水。
春风摇曳、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这是记者在肥西县官亭林海内一处刚修好的塘口看到的好风光,官亭镇党委委员童家定告诉记者,这也是2019年续建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通过塘坝整治、修建泵站、整坡清淤等工程实施,为官亭林海扶贫产业园解决了灌溉用水。
“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农民的永久性灌溉问题。”据童家定介绍,2019年,官亭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总长度3.2公里,灌溉面积约2200亩,建成后约1800人受益。2020年,该镇也在谋划一批新项目,涉及灌溉面积大约1.1万亩,总投资约1100万。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潜南干渠花岗支渠李祠段,一条蜿蜒的干渠环绕农田而建,现场工人正在对沟渠进行升级改造施工。和官亭镇余店社区的支渠一样,过去这条沟渠被杂草填满,根本没办法放水,村民灌溉农田都要用水泵提水,有时提水一次就要花一天的时间,耗时又耗力。
“花岗支渠经过我们社区总长大约3.6公里,途径6个村民组,能够保障我们社区3000多亩农田的灌溉。”肥西县花岗镇李祠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化力告诉记者,支渠建好后预计4月底就能放水,不会耽误春季农田灌溉。
渠道防渗、沟河清淤整治、泵站技改、新建或改造引水涵闸、塘坝清淤、维修新建配套建筑物……眼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已在肥西大地如火如荼展开。据肥西县农业农村局农建办副主任刘静介绍,目前,肥西在建的7个片区工程已全部复工,治理面积2.9万亩。今年将再新建12个片区,治理面积7万亩,涉及8个乡镇。“加快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真正实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排灌自如’的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城郊型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刘静最后说道。(刘成璐 高常青 孙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