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连日来,庐江县各地各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部署企业复工复产,加强产需衔接。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好保障,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
坚持两手抓,全力保民生
近日,在庐江高新区的中粮面业(庐江)有限公司,员工通过门卫经体温检测合格后,用酒精消毒,穿戴防护服,戴上口罩之后,有序上岗。走进车间,只见工厂里机器轰鸣,一袋袋洁白的面粉从流水线上鱼贯而下,工人们正在忙着装车,送往各大超市和销售点。走进库房里,满满都是面粉,铲车来回运转。
“我们从2月7日就开始复工了,将原来的大包装改成小包装,方便市民购买。”中粮面业(庐江)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义建介绍,“现在有70多名本地员工上班,开动一条日产500吨的面粉生产线,保障供应市场。”
“现在庐江高新区168家企业当中,已经有27家复工复产,其他企业正在陆续申报开工,我们将一一审核,符合条件的立即批复。” 庐江高新区政法委书记、防疫办主任周恒能介绍。
事实上,县委、县政府对企业复工复产做了充分的准备,全力支持和有序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要求企业落实好防控主体责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理机制,扎实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和防护等工作,全面加强疫情监测和消毒等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防疫宣传,增强员工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做到有序安全生产。
出台“14条”,支持中小微企业
2月10日,是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复工的第一天,在该公司的电芯生产车间,只见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焊花飞舞,电机飞转,一只只电芯产品在生产线上流动。
“现在有90多名本地员工上班,一个班次能生产3万只电电芯,一天两班,可产6万只,去年的订单量只有1000多万元,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要增加好几倍,企业一复工,我们加班加点干起来。”正在一线指导生产的该公司 PAC电磁包产品生产总监王康士说,“县政府出台的‘14条’惠及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给我们带来利好消息,我们一定加油干,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2月6日,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提出金融、减负、财政扶持等14条具体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提振信心、稳定运行。积极发挥中小微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
与此同时,县该领导干部带头做好联系包保企业工作,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四送一服”把《政策意见》送到企业。
网格化管理,防控督导员进企业
“公共区的消毒液一定要用含氯制剂,食堂一定要做到分时、分批、分区域就餐。”周家玉一边走,一边向公司工作人员强调。2月10日,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司公司来了个“客人”,这就是庐江高新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员周家玉,他来企业开展督导,督促企业严格防疫措施,实现安全复工复产。
“防疫材料可准备好了?”周家玉是庐江高新区社会事务局长、网格长,他肩负着企业复工申请调查和批复的重任。
“走,我带你看看,这时里储备了消毒酒精800公斤、口罩2000多只,够10天的用量。”国轩新能源(庐江)有限公行政部经理岳伟介绍,“准备了1000多斤鸡蛋,500多斤蔬菜,保障员工的身体营养。”
面对疫情,庐江高新区从严从紧做好防控工作,同时又动员医药、食品、饲料等企业加班生产保障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和群众生活。为保障企业员工安全,该区建立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制度,区主要负责人、九大网格长靠前督查指导企业复工首日的疫情防控工作。
周家玉介绍,该区分成9个疫情防控工作组,划分九大网格管理,要求企业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筹集防控物资、摸底登记员工信息、加强重点人员管理;提前准备好相对独立的应急隔离场所等。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且各类防控物资筹集到位后,方可复工。要求企业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员工一律佩戴口罩上岗,同时每日分上下午各测量体温1次,并实行零报告制度。
下一步,该县企业将陆续复工复产,全力保障社会供给,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强保障。
(钱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