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讯 自2014年元月成立以来,上派镇“派河春晖”宣讲团就一直活跃在宣传教育的第一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宣讲,将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如今,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讲志愿者们选择并肩同行,携手战“疫”,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暖心聚力战疫情
“不串门,窝在家,出门相聚风险大,千万不要满街串,去酒店,下酒馆,你一杯,我一盏,一人召集五人染,场上开心场下烦……”这些天,这样的疫情防控宣传广播在上派镇的大街小巷响了起来,干净利落的声音搭配清脆悦耳的快板声,朗朗上口的旋律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很好的向群众科普了疫情防控知识,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在上派镇新华社区,记者见到了参与编排快板《战疫情 铸平安》的“派河春晖”文艺宣讲团成员、文艺骨干叶玲。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能将党委政府和一线工作人员为疫情防控所做出的努力,以及社区居民需要了解的防疫知识宣传到位。”叶玲告诉记者,文艺宣讲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通过舞蹈、歌曲、小品等多种形式开展文艺宣传活动,考虑到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他们最终选择了用快板的方式,号召群众听从党和政府的指挥,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联手抗击疫情。
不仅如此,宣传形式的转变,也使传播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社区播放的广播大多是致居民的一封信及各种疫情防控公告,理论性较强。”叶玲说,“简洁顺口的快板不仅易听易懂,而且也更具娱乐性,居民们天天宅在家里,时间长了心情肯定很不愉快,用这种方式向大家讲解防疫知识,大家都很愿意听,也更愿意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了。”
“现在很多疫情工作宣传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宣传手段,‘派河春晖’文艺宣讲团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不仅可以缓解群众压抑的心情,还能增强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上派镇党委委员吴平介绍道。
共克时艰再出征
在李湾小区的出入口,记者见到了带着红袖章,正在出入口给人员做登记的魏泽银。今年54岁的魏泽银是一位退役军人,1983年入伍后,他曾跟随部队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被集团军授予战斗一等功。1988年,安徽省委授予他“人民功臣”的称号。去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更是光荣地佩戴上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派河春晖”五老宣讲团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文艺等组成,平日里,魏泽银就作为五老宣讲团的成员,经常走进学校、社区讲述战争故事,开展红色教育,在如今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更是主动要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想为我县的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冲在战“疫”第一线的志愿者以年轻人居多,大家都十分佩服魏泽银的行为,他自己却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嘛,党员在关键时刻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我们一贯的作风。”
退伍不褪色,战“疫”再出征。从大年三十开始,魏泽银就一直坚守在社区防疫的第一线,检查、登记、巡逻、值班……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连年夜饭也只是匆匆扒了几口,就继续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记者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是否能坚持住,他却说:“我的身体还好,还能做一些事情,那就多做些。”
明明可以选择离开,他却坚持每天战斗在防疫的前沿,接触的人群又多又杂,感染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些都让魏泽银的家人有些不理解,有时候甚至说出“那你就别回家了”的气话,对此,魏泽银一笑而过。“自己心中的确也有一些害怕,但这份工作要有人做,社区人手不够,我是共产党员,又是越战老兵,就必须要带头冲上前。”在魏泽银这种精神的感染下,爱和社区有很多人都主动要求充当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目前,‘派河春晖’宣讲团已发动3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许多志愿者自交请战书,投入到了守护家园的行动中去,为居民发放口罩、一封信,为不便出门的居民提供便捷生活服务,领导干部宣讲团更是第一时间深入基层,逐村逐户将防疫相关知识传递到了每一户居民家中。下一步,‘派河春晖’宣讲团将致力于打造全科宣讲队伍,不仅会继续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更会将目光转向群众所需要的、关系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将这些知识也全部纳入宣讲的范围。”吴平说。
邓可 周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