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营养好,应该这么吃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还属于优质蛋白质,其肌肉中含有十余种游离氨基酸,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螃蟹有这么高的营养价值,那怎样才能吃“好”螃蟹呢?
1.螃蟹必须吃活的?
螃蟹死后,蟹体很快僵硬和自溶,体内细菌会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去。
在弱酸环境下,细菌会分解氨基酸,所以,螃蟹的死亡时间越长,体内的组胺、类组胺物质就越多。如果食用死蟹,前者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后者造成呕吐、腹痛、腹泻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像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捞船上的速冻和保鲜是很重要的。
2.哪些部位不能吃?
螃蟹有4种器官不能吃。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杂物和细菌,吃了就有可能拉肚子,容易长寄生虫。
一是蟹胃,是在蟹壳内前缘中央一个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二是蟹肠,一条由胃到脐的黑线;三是蟹心,俗称六角板,这个东西在蟹黄中,呈六角形;四是蟹鳃,在腹部长得像眉毛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
3.吃蟹需要注意什么?
1.蒸煮前必须洗刷干净;
2.蒸煮要熟透,避免吃入病菌或寄生虫,千万不要吃生蟹,醉蟹或腌蟹也尽量不要吃。
3、河(湖)蟹尽量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
4、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如果一次没吃完,剩下的要保存在干净、通风的地方,再吃时必须回锅煮熟。